1572官督商运
1572官督商运 (第1/2页)距离大军出征,很快就是半个月过去了。
这段时间大明朝廷政务处理依旧,并没有发生其他乱子。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的注意力也都被大军东征吸引,自觉的没在这段时间里找事儿做。
倒是当初邸报传到江南时,江南士绅一派欢欣鼓舞。
毕竟,他们才是倭乱最大的受害者,损失钱财无数。
那些年,官府为了剿倭还对江南各省征收重税,可不是苦不堪言。
如今朝廷听说倭寇又要来祸乱而选择主动出击,东征倭国,虽然大家也是心有谨慎,但终归比倭寇登陆,烧杀抢掠一番强。
而且,这次东征主帅是戚继光,这位杀倭寇如砍瓜切菜般的人物,大家自然也安心些。
松江府新港区一栋石头建筑里,看造型就知道,这屋子并非明人建造,而是内外都充满了欧洲风格。
这里是一位葡萄牙商人租下的土地,在这里盖了一栋两层的石头房子作为旅馆,而底楼还建了个酒吧。
好吧,在大明,这种酒吧其实已经有了,不过叫酒肆,只有下酒菜,主要卖的就是各种酒,黄酒、白酒都有,甚至因为海贸的原因,松江府及周边的酒肆还有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和杜松子酒销售,只是数量不多而已。
“奥普,给我来杯啤酒。”
这里是葡萄牙人开的酒吧,欧洲酒自然种类颇多。
此时,一身传教士衣著的中年男子走进了酒吧,对着柜台后面的老板说道。
“好,一杯啤酒。”
奥普乐呵呵给那人打了一杯啤酒,放到他面前,收走一枚小银币,又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纸袋说道:“别的传教士都不饮酒,就你还喝,也不怕被教廷知道。”
在十六世纪时,欧洲宗教实行严格禁酒令,认为酒精是“撒旦的陷阱”,禁止酗酒并强制宗教参与。
不过,在一些非清教徒的统治区,教堂也会自酿一些啤酒饮用,只不过不能和葡萄酒和其他酒水。
这样的禁酒令,直到十七世纪以后才逐渐被打破。
显然,眼前这个身穿传教士服装的传教士,就不是清教徒,而是来自其他地区的教堂,所以可以饮用啤酒。
“这是什么?”
看到奥普放在他面前的纸袋,传教士狐疑问道。
“哈哈,徐老板前天来了趟,没看到你,所以就托我看到就交到你手上。
利玛窦,可以自由进出港区的,怕是也只有你了,听他说这就是明国给你颁发的通行证。
恭喜你,以后可以自由往来明国各地了。
话说要不要我们合伙,你帮我在明国各地走走看看,收购一些明国特产运过来。
你们传教也需要钱不是,我给你抽成,你看怎么样?”
奥普就站在利玛窦对面,对他说道。
“明国的路引终于发给我了吗?太好了。”
传教士已经迫不及待伸手拿过纸袋,边说边打开,从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纸,此外还有一个小册子。
两件东西上,都盖着鲜红的官印,小册子是松江府官府开具的文书,代表持有人的身份。
虽然利玛窦在明国没有户籍,可是在松江府下船后就进行了登记,册子上就是他的登记信息。
而那张纸,则是大明朝官方发放的路引,持路引才可以流窜各地而不会被官府抓捕。
当然,如果有功名,凭借功名也能四处游走。
毕竟,读书人需要经常外出,走亲访友,交流学问,这点大明的朝廷并不限制。
利玛窦如获至宝般捧着那张路引,只是他来到这里申请了一年多都没有办成的事儿,没想到被徐老板帮他做到了。
“我刚才的提议你看怎么样,那些明国商人把货物运到这里,加价不知道多少。
你帮我从外面采购一批货物回来,我给你抽成。
有了钱,你也能更好的宣扬主的仁慈。”
奥普继续说着话。
来到松江府的夷人,一般只允许在港区附近,商贸区逗留,和那里的商人进行贸易。
不过他们也知道,港区内的商品品质好坏先不说,价格肯定要比在港区外昂贵许多。
只不过,他们很难获准离开港区。
而一旦他们擅自离开,就会被官府抓捕,强行遣返。
好吧,那就是强制把人送到一条夷船上,不管他要去哪里,反正人就不能在松江府逗留了。
而利玛窦能够有限的离开港区,当然是因为他学生的功劳。
二十岁的徐光启已经考取了松江府秀才,有功名身份,家族又是松江府有名的富商,还和京城有关系,徐光启出面作保,利玛窦自然可以在松江府各处走走看看。
但是因为没有路引,他也不敢离开松江府。
说到底,在这里的官差看徐家的面子不为难他,但是出了这个地界,谁知道他是谁。
所以,利玛窦只能利用和徐光启出去的机会,四处看看,看松江府港区外明国的真实现状,也尝试着对当地居民进行传教。
港口区的商人,他们大多被金钱腐蚀,不可能成为主真实的信徒,而那些力夫更关心赚钱,自然也对他传教毫无兴趣。
甚至,当利玛窦向他们赠送礼物的时候,他们都很不情愿,也只有采买的白酒能够让他们高兴些。
“你知道的,明国禁止我们直接进入他们的市场采买货物,一旦被发现会被重罚。
搞不好,我这好不容易得到的路引、户籍簿都可能被收回,甚至被强制遣返。
我不能冒这个险帮你,奥普。”
利玛窦苦笑道。
他们传教士其实经济并不宽裕,就靠港区的夷人捐赠过活。
当然,因为利玛窦收了徐光启数学、天文等知识的缘故,他不定期也会送来不少“束脩”,足够他在松江府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他来明国不是为了这个,传教才是他的任务。
端起酒杯,利玛窦狠狠灌下一口啤酒,这才说道:“我这两天还要收拾下,然后去他们的京师.”
利玛窦说话的时候,眼睛已经盯着奥普。
奥普知道,利玛窦这是在向他要捐献,他去明国的都城,是为了传播主的荣光,自然需要很多钱。
“好吧,利玛窦,我愿意再捐赠两千瑞斯”
奥普刚说到这里,就看见利玛窦眼角抽了抽,眉头也皱起来,显然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