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澹台琼
第一百八十一章 澹台琼 (第1/2页)过了良久,澹台琼才开口道:“张家诸老毕竟年事已高,如今说了算的是玉月她爹,最后还要看飞元真人怎么想。”
虽然用了两个称呼,但指的是同一个人,即张拘成。
澹台琼不提齐玄素都要忘了,张玉月和澹台琼关系很好,这俩臭味相投,倒像是亲母女,张月鹿显得格格不入,像是捡来的。
齐玄素道:“紫霄宫首席辅理是‘内相’,掌管一应内政机要之事,金阙首席参知真人便是‘外相’,负责掌管金阙,若有什么提案或者重大人事任命需要通过,都需要首席参知真人提前疏通,推动议事进程,确保金阙议事能够顺利进行,不至于出什么乱子。这两个位置便如我的左右双手,未必弱于几位副掌教大真人。”
齐玄素没提紫霄宫掌宫大真人,因为这个位置既可以是“内相”,也可以是“禁军统领”,掌管着玉京紫府和昆仑道府的大部分兵权。
不过历代大掌教都会加以限制,不会让紫霄宫掌宫大真人两手都抓,一般是用紫霄宫首席辅理进行分权,或者干脆就是大掌教本人亲自掌握兵权,让紫霄宫大真人专注于内政工作,全看大掌教如何安排。
至于姜大真人,主要是因为三师互不相让,又互相奈何不得,最终不得不妥协,从而产生了姜大真人这个最大公约数。因为六代大掌教的一系列操作,紫霄宫的内政权力基本丢光,只剩下大掌教亲军可用,姜大真人可以压制昆仑道府,却也很难指挥昆仑道府,这又导致姜大真人不得不与七代大掌教合作。
总之,姜大真人的权力构成十分复杂,除此之外,还有他自身的威望、大掌教一脉的支持、五代大掌教遗产等等,不可一概而论。
待到姜大真人飞升,如此复杂的情况,齐教正如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接手?这才有了姚令看准时机,行险一搏,也几乎成功。
唯有五娘,作为姜大真人多年的故交,大掌教一脉的老人,又有齐玄素的鼎力支持,才能接手紫霄宫大真人一职。
齐玄素的安排便是文武分开,让紫霄宫掌宫大真人执掌兵权,而首席辅理专事内政,如今在名义上老殷先生才是首席辅理,可实际上是姚懿这个次席辅理主持工作,老殷先生的去向已定,要接替张气寒担任凤麟洲道府的掌府大真人一职。
在道门体系下,只有掌府大真人这一级才能算是“土皇帝”,寻常掌府真人至多就是封疆大吏。老殷先生干了一辈子的谋主军师,其实并不留恋所谓的“内相”位置,更乐意去做一任“节度使”。正好凤麟洲妖怪众多,老殷先生也不是人,说不得效果比张大真人还要好。
反倒是姚懿只能做这个,如今的姚懿既是重臣,也是孤臣。张家立有大功,张拘成当然可以肆无忌惮,许多事情齐玄素也要忍让几分,如果齐玄素想对张拘成动手,不仅有各种阻力,甚至还有道德上的压力——有过河拆桥的嫌疑。
可姚家犯有大错,姚懿只能依靠大掌教的庇护才能立足玉京,若是姚懿敢像张拘成这般行事,那么齐玄素便可直接将其拿下,没有任何顾虑可言。
姚懿想要保住自己的政治生命,只能向大掌教效忠。
齐玄素也足够大胆,给予姚懿极大的信任。
再加上两人之间还有七娘和姚裴的羁绊,倒也是颇为相得。
总而言之,金阙首席参知真人这个位置,姚懿坐不住。
同理,随着张家势大,齐玄素不得不遏制张家,所以紫霄宫首席辅理这个心腹位置,张拘成也没法坐。
齐玄素点出这一点后便没有再去多言。
澹台琼并非蠢人,只是略微思量便明白了齐玄素的未尽之意。
于是澹台琼说道:“既然飞元真人没有意见,那么也轮不到其他人置喙。这件事往大了说是道门的事情,是正一道的事情,最不济也是张家的事情,可往小了说,其实就是他们两人的事情而已,只要青霄愿意接班,飞元真人也愿意让贤,似乎没什么问题。”
齐玄素道:“也不能这么说,青霄上位不是做傀儡的,而是要大力整治正一道上下,扫除一些积弊习气,若是无人支持,或者内部关系搞得很僵,也是不好。正好岳母久在云锦山,经常出入大真人府,应该有些见解,也不妨直言。”
澹台琼此番上京,说是看望女儿,实则也是为了此事而来,就算齐玄素不谈,她也要主动提起,方才不过是以退为进。既然齐玄素主动提及,那么她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至于为何要让澹台琼出头,还不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是大掌教的岳母,也是当事人张月鹿的母亲。
关键澹台琼还是女道士!自道门提倡平等以来,道门对于女道士的优容一日更甚一日,具体缘由且不去说,总之有些话男人不好说,女人反而能说,有些事情男人不好做,女人反而能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