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理水》
第19章:《理水》 (第2/2页)可以说当王城岗建立的时候,华夏大地还都是一群百十人口的小城,结果他经历了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周,居然快到战国时才被废弃。
为了更好的理水禹需要规划建造沟渠,从而将肆虐的大洪水给导入东海,这是比鲧的计划更加靠谱的操作。
而随着禹的工作不断进行,很快王城岗这里就已经容纳不下,于是禹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全新的城邦,这座城邦的历史原型则是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是当时环嵩山地区,社会复杂程度最高的一个遗址,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聚落内存在大型公共建筑,即围绕着环壕的二个夯土台地。
当然新砦并不是直接传承二里头,就考古环节而言中间还有缺环,只是这个缺环并未被找到而已。
就考古历史来看结束满天星斗的二里头文化,并不是诞生于最发达的晋南与山东,而是一群城邦乱战的豫中。
和豫中地区相比起来,陶寺与两城镇更偏重华丽的墓葬,当然不至于像良褚那样,贵族单独安葬在高台中。
而豫中地区或许是因为连绵的战乱,使得当地没有华丽的墓葬而偏向大型工程,这里就是孕育了二里头的地区。
或许是新砦当中的一批人,他们出走到某个目前还未知的地方,最终又迁徙到二里头,然后在这里终结了满天星斗的新石器时代。
随着剧情进行很快就会发现,大洪水的起因居然又是老熟人,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仰卧起坐的水巫共工。
当年共工虽然被伏羲给击败,利用崇拜者制造的神树计划也失败,但他的净世白莲却没能完全平息,所以这场洪水就是净世白莲带来的灾难。
这个时代大河之所以会波涛汹涌,便和共工在背后不断兴风作浪有关,为了更好的限制共工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大禹决定开始实行九鼎计划。
将大河流域而不是天下分为九个节点,每个节点以一个鼎来镇压气运,从而逐步剥夺净世白莲对大河的影响,这便是大禹设计的九鼎计划。
禹定九州这是非常著名的传说母题,然而在中国历史中其实却有两个版本,《尚书》版本的禹贡九州和《逸周书》版本的禹贡九州。
两个版本的禹贡九州最大区别,就是前者中心在晋南盆地而后者中心在伊洛河谷,这体现尚书版本继承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天下观,逸周书版本怕不是都得到东周时期了。
另一个可以看出区别的地方,在于尚书版本的梁州特别小,梁州贡道从岷山以西的青海西倾山出发,沿白龙江东南下穿越岷山,在四川广元入嘉陵江之后溯江北上。
走陆路进入陕西宁强的汉水上游,沿江东行,从汉中盆地走陆路翻越秦岭进入雍州州域内的关中盆地,沿渭水东行在潼关东渡冀州西界龙门西河到达晋南盆地
可以看到四川盆地的地标,即盆地西部边缘雅安附近的蒙山与蔡山,也因此尚书版本的禹贡九州是没有成都平原的,毕竟新石器时代这里还是一片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