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迷信
第七百五十八章 迷信 (第2/2页)那刘承宗为什么给他金条呢?
元帅府是一个标准的以地域乡党为纽带之政权,不算蒙古人,掌权者九成都是刘承宗的陕西乡党。
刘承宗有钱有势有军队,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好名声。
而他钱士升,是一个身居高位、即将致仕、人际关系复杂、士林声望很高的朝廷大员,而且还是一个陕西群雄无从接触的江南官员。
刘承宗三番五次提起送他还朝,临别之际还送他金条,想做什么?
很好猜嘛。
这就挺没意思的。
甚至不需要钱士升主动做什么,他在职回京师、卸职回家乡,交友言谈之间,必然会传播刘承宗的好名声。
因为不会有人,不好奇于岭东那场扭转天下局势的战役,这天下在元帅府之外的半壁江山,士民数千万,钱士升是唯一一个战役亲历者。
刘承宗不是无颜留他,而是不留他,对元帅府的发展更好。
你奶奶的政治动物!
钱阁老气呼呼,却没办法拒绝,只能说你要给就当着高起潜的面给。
因为崇祯皇帝也有三十根金条啊,他得回去把六十根金条都给皇帝摆上,这个是他给皇上的,这个是他给臣的。
金条的去处怎么安排是崇祯的事。
否则只拿三十根回去,崇祯心里肯定觉得刘承宗给了五十……不,一百根,他至少昧了七十根。
钱士升甚至建议,给施放邱磊准备的金条,最好当着面给他跟高起潜平分。
施放邱磊这事,说好办也好办,说难办也难办,他还真不敢打包票能办成。
放邱磊容易,但左良玉如今在刘承宗这,事就难办了。
谁也说不准皇上会怎么想。
崇祯不讲道理也不讲律法,他想杀的人他就要杀,确实不好说。
但刘承宗既然提出来了,而且还是最后提出来,看上去是最为重要的请求,钱士升也没拒绝。
他做了两手打算,回京之后,他会发动朝中好友,想办法跳过皇帝营救邱磊。
如果救不出来,就换高起潜上,走外交路子。
钱士升提出,刘承宗在西安府软禁了个大明英雄马绍愉,马绍愉是宣府巡抚陈新甲的四川老乡,陈新甲多半能说动杨嗣昌,再加上高起潜,应该能说动皇上交换人质。
刘承宗一听这么麻烦,当时就不想干这事了。
“要不讹他吧,我陈兵密云边外,放话不放邱磊,我就打进去。”
但架不住左良玉不敢,赶紧劝:“义父使不得!”
这不开玩笑吗,邱磊在大牢里好好当着牢头狱霸,边境上突然闹这一出,这不把好兄弟架在火上烤?
关键就算崇祯迷糊,朝臣可不迷糊,不可能受这样的威胁。
战场越失利,越不能让步,这不是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考量。
大明是最大的那个,这么大都失利,让步只能让对方更强,反倒死拼死硬,能让对方付出大大小小的代价。
而在代价这方面,大明比别人更能承受。
所以左良玉害怕,万一崇祯刚烈的性格起来,给邱磊斩了呢?
刘承宗听着左良玉的分析,不禁思索,皇上给邱磊斩了,这……好事嘛!
他记挂着邱磊的事,不是因为邱磊有多重要,而是左良玉重要。
左良玉既然已经加入元帅军,他手下还有好几个参将领兵,邱磊在大明的大狱里蹲着,就是刘承宗手上武装力量的弱点。
回头大明让邱磊领兵,那左良玉怎么办?
左良玉出了问题,徐勇那些人就难办,人家反了还好说,打就是了,这方面刘承宗是专业人士。
关键人家不反才麻烦,会牵制更多注意力。
大明若真能一刀给邱磊剁了,刘承宗反而放心了。
刘承宗突然觉得自己真傻,他就不该让钱士升救邱磊。
应该带着左良玉在高起潜面前晃荡晃荡,没准回去崇祯一听,怒火攻心就把邱磊宰了。
这可比从大牢里捞人出来简单多了。
奈何事已至此,知情人士已经太多,不能暴露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只能按钱士升说的办。
六月二十七。
密云边外六十里外,高起潜得到接应钱士升还朝的消息,陈兵设六营以待。
他从辽东防线拉出来的七千关宁军,全从边内拉出来了。
没办法,高起潜害怕极了。
按理说,这事其实就在边墙附近办就行,他不用把兵都拉出来,派个仪仗马队在外边把钱士升迎回来就行。
可是刘承宗给蓟镇西协的边军发了一万多个脑袋,这会他根本就不敢让刘承宗靠近边墙。
崇祯皇帝昨天才写信骂了他,说他御边不利,竟让边军擅自出边领刘承宗发的首级。
就把高起潜骂的挺迷糊,心中委屈极了,寻思我刚刚到密云来没两天啊,这边的兵将没一个熟悉的,不让兵出去,那也得人家听啊。
更何况,就连他派去传达命令的辽兵,也跟着出边领脑袋了。
这种事,是能禁止的吗?
那地上有银子你不捡?
但有一说一,高起潜觉得还是辽兵好,只管占便宜,有头咱就领,领不到就骗蓟镇兵,说高爷收头,骗不到就抢,然后自己把脑袋藏起来,突出一个六亲不认。
蓟镇兵就不行了,知恩图报还迷信。
自打在边外领了首级,这会都把刘承宗当做塞外掌管虏头的神。
看了铭文,说斩及一万八,他们认为刘承宗手上还有闲置的头。
以至于军中传言,密云有兵私下里刻木头人称虏头神,早晚皆拜,盼望多多显灵,再发一点。
高起潜寻思这不有病吗,哪有什么虏头神,纯淫祀!
下一步就该造妖书妖言造反了。
直到高起潜见到刘承宗。
精甲健马于前,十车虏头在侧,小木箱在面前打开,二十五根金条摆得整整齐齐,映着正午日光,几乎要晃瞎人的眼睛。
金光闪闪中的刘承宗英武高大而充满神性:“总监督关宁军御虏多年,将士上下皆辛劳苦劳,这些首级,乃承宗一点心意,还望万勿推辞。”
高起潜被金光闪花了眼。
这一刻他心中暗道,谁再敢说没有虏头神,虏头神早晚显灵把你脑袋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