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86章 晕轮效应

第86章 晕轮效应

第86章 晕轮效应 (第2/2页)

甚至,可以把内地电影、娱乐做成他们想要的样子。
  
  董北国和齐磊听了几个发言,一直到中午,临近午餐时间,台上华宜的王总正在那儿慷慨激昂呢!
  
  属他的演讲发言最激烈,最露骨。
  
  “中国电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经过几十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了一些起色!”
  
  “这是中国电影人集体努力的结果,不能被外人否定!”
  
  ……
  
  “而香港电影,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已日薄西山!”
  
  “而且,香港电影的很多类型片和文化元素,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我认为,让他们进到内地时机并不合适,甚至有点自毁长城的味道!”
  
  “这会把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点的商业氛围,毁于一旦!”
  
  瞥了一看董北国和齐磊,“某些人,借题发挥,以为拍了几期过家家,就懂娱乐了。”
  
  “上过几个镜头,就懂电影了?”
  
  “这完全是不负责任的!”
  
  嗯,就差直接指着董北国和齐磊的鼻子骂娘了。
  
  齐磊和董北国对视一眼,这就忍不了了。
  
  没事儿董大校长都找找茬儿呢,何况你都开始骂娘了?
  
  “先停一停!”
  
  董北国突然出声,吸引了满场的注视。
  
  台上的华宜王总一滞,心说,怎么个情况?骂上火了?
  
  笑吟吟的,“怎么?董校长有话要说?”
  
  “对!”董北国点了点头,看向众人,“本来没到我们北广的发言时间哈!不过,听了几位的发言,我觉得有必要提前说一说。”
  
  王总,“董校长要说什么?”
  
  结果,董北国皱皱着鼻子,“咱不管你们是电影厂也好,还是演员也罢,还有这个什么王总啊?”
  
  “说了半天,都是商业考量。”
  
  “什么市场啊、前景了,商业规律的,跟我们没关系!”
  
  “……”
  
  “……”
  
  “……”
  
  众人都是一愣,这可就不像是和和气气的开会了哈!
  
  只闻董北国继续道,“要真研究什么市场、商业规律,那得常老、孙家志、穆正明他们来开这个会。”
  
  “要我们北广搞传播学的来干什么?”
  
  上面提到的这三位,都是国内有名的经济学家。
  
  底下众人听的直咧嘴,心说,你口气不小,这三位是你说请过来就请过来的?
  
  结果,董北国一偏脑袋,对齐磊来了句,“照这个开下去,给你常奶奶去个电话,让她来算了!”
  
  齐磊,“老太太感冒了,别麻烦她了。”
  
  “……”
  
  “……”
  
  “……”
  
  众人眼珠子没瞪出来,还真有关系?
  
  登时眼神都变了。
  
  别人不说,常兰芳,那可不仅仅是经济学家那么简单啊。
  
  下面突然有些骚动,怎么把常老太太搬出来了?不讲武德呗?
  
  好吧,就是不讲武德。
  
  按说,不应该这么鲁莽,可是上面都把北广撩在这儿了,董北国自然得放开手脚,先震一震这帮人再说。
  
  见大伙儿的气势弱了下来,连台上王总都有点懵。
  
  董北国继续声色厉敛,“之所以叫北广主持开这个会,自然有上面的道理!”
  
  “说明在电影艺术这方面,传播学、社会学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这就不能光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嘛!”
  
  这里面,董大校长又耍了两个鸡贼。
  
  第一,他说北广主持开这个会…好吧,上面可从来没说过这种话。
  
  这是给研讨台定调呢!
  
  第二,他说“要”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不是“将要”,更不“会”,又是一个笃定的语气,直接设置了一个议程。
  
  说不说的,老董也是半个传播学达人了。
  
  而就在下面一众人等,头脑发懵,差一点就掉进董北国的【议程设置】里的时候,董北国又扔出一句,“你们谁知道【晕轮效应】?”
  
  下面人直接傻眼了,晕,晕什么效应?是个什么玩意?
  
  脑子里登时升腾出这个疑问,然后,彻底掉进董北国的议程里出不来了。
  
  面对一脸懵的众人,董大校长满脸鄙夷。
  
  “啥是【晕轮效果】都不知道,你们就敢做电影?”
  
  “唉!”长叹一声,“瞎搞!”
  
  所有人都是脸一阴,你会传播学了不起啊?
  
  北影厂的王厂长黑着脸,“那请董校长给咱们讲讲,什么叫晕轮效应?”
  
  董北国鄙夷,“这点小问题……”
  
  “来!齐老师,给大伙儿讲讲,什么叫晕轮效应。”
  
  齐磊差点没笑不出声儿。
  
  如果他没猜错,董大校长对【晕轮效应】的理解仅限于四个字儿——晕轮效应。
  
  这个词儿都是进会议室之前,齐磊临时告诉他的。
  
  而且,董校长装过了,晕轮效应是心理学理论,不是传播学。
  
  幸好下面没人懂,不然就露怯了。
  
  “咳咳。”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一下思路。
  
  “简单来说吧,【晕轮效应】是人类社会大多数偏见的来源!”
  
  “也可以说,是对普通人,以及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一条理论,同时也是最实用的一条理论!”
  
  说通俗一点,晕轮效应诠释的就是“偏见”。
  
  晕轮是什么?是太阳、月亮在特殊天气行程的光环,北方叫“风圈”
  
  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就像太阳、月亮的光辉,在晕轮之中被无限放大。
  
  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小到对一人一事的认知和评价,大到对一国、一文化的认知和臆想。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直到最近两年,新冠爆发。我们才算彻底认清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弊端,才算看到了大米利坚原来不过如此。
  
  那些曾经崇洋媚外的国民,有一部分才算清醒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西方是直到这两年才这样的吗?
  
  不是,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
  
  只不过,以往那些不堪、丑陋、弊端都隐藏在日晕之下,我们看不到而己。
  
  那看不到的原因是因为以前隐藏的好?还是没人爆料出来?
  
  也不是,是对西方先进社会的偏见,使这些丑与恶的部分被我们自动过滤掉了。
  
  这就是某一方面的优秀特征掩盖了其它特征。
  
  所谓“一白遮百丑”,也是同样的道理。
  
  从来都不缺少披露西方问题的新闻,也从来不缺少清醒,敢言的人。
  
  可是,因为偏见,也就是晕轮效应,使这些声音形不成舆论。
  
  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其实也经常陷入晕轮效应。
  
  一个漂亮女孩儿,可以让你不清醒的认为她所有的地方都是优点,都是是你喜欢的。
  
  一个长相讨厌的人的,可能给你带来厌恶,从而经常用不好的揣测评估这个人。
  
  这种隐藏在晕轮之下的行为,会让大多数人,在遇到大多数需要判断力的社交与处事之中,陷入不理智。
  
  尤其是养成习惯,全凭好恶来判断事非。
  
  这是相当危险的。
  
  如果说新冠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正面影响,那应该就是让相当一部分陷入晕轮效应的国民因而清醒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西方文化、西方社会使我们陷入晕轮,使一些人对西方抱有幻想,演变成“崇洋媚外”。精美、精日、精韩,甚至精印,甚至变成恨国党的根源在哪儿呢?
  
  也就是:“因为一个特征,而掩盖其它特征的那个特征是什么呢?”
  
  相对于普通民众,其实就是:
  
  好莱坞电影。
  
  日漫、韩剧。
  
  麦当劳、肯德基。
  
  一车传三代的丰田。
  
  还有洋奢侈品等等,这些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特征。
  
  当然了,不是说这些东西要不得,没那么狭隘。
  
  有一部分人,接触这些特征并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却会彻彻底底的陷入到晕轮的光环之内。
  
  ……
  
  。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