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44章 屠龙(二)

第44章 屠龙(二)

第44章 屠龙(二) (第2/2页)

低价的诱惑,即便没有后世的参考,也不是没有人看不清的。
  
  畅想的年销量,很有可能跌破百万台。
  
  而且,弄不好,连北大方正都干不过,要跌到80万台以下。(北大方正2000年销量83万。)
  
  这么什么概念呢?
  
  可不是畅想2001年会卖的比较少,挣的和北大方正差不多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崩盘!!
  
  畅想卖七八十万台,和别人卖七八十万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这代表着,较2000年的260万台骤减了60%+的销售额。
  
  较2001年,300万台的预期,骤减了76.6%。
  
  相对2001年,畅想预备产能350万台,有80%的生产线和工人要闲置。
  
  相对300万预计销售额的,预备采购配件订单的违约。
  
  相对300万的渠道的灾难。
  
  相对畅想这么大体量的资产负债。
  
  品牌信誉!
  
  品牌价值的贬值!!
  
  七八十万的销量,不足以支撑畅想这么大的摊子。
  
  这个国产第一,要倒了!
  
  而柳纪向比股民、吃瓜群众,更了解这其中的凶险。
  
  而且,他比股民担忧的更多,畅想倒不倒,他已经没心思关心了,他快倒了!
  
  第一,几乎所有的畅想股票在这样一个高位,一旦崩盘,那将是一泻千里。
  
  甚至有可以重现,没有畅想电脑业务注入之前的香港畅想局面,而且会比那还要惨。
  
  第二,这波股疯,是他们一手操作的啊!
  
  虽说德盛用的很隐蔽,可是一旦畅想崩盘,上面查下来,谁也跑不了。
  
  想到这儿,柳纪向手都是抖的。
  
  他无法想象当畅想的股价回到7年前,舆论会是怎么样的口诛笔伐。
  
  更无法想象,一个国资企业顷刻间山崩,来自上层的压力会有多大,会是怎样的彻查到底。
  
  第一反应就是,给文经理打电话。
  
  “小文,看三石的消息了吗?”
  
  文总一下变小文了。
  
  文经理那边都没让他说下去,“抛!!马上抛!!”
  
  柳纪向的心一下就凉了,颤颤巍巍:“好…”
  
  可惜,哪抛得出去?
  
  第二天,4月10号,港股一开盘,畅想集团股票一闪而没,直接跌停,割肉都抛不出去了。
  
  没有傻子会在这个时候接盘!
  
  柳纪向傻眼了,再次给文经理打电话,“小文,要不你来一趟?”
  
  文经理,“已经在路上了!”
  
  就这样,畅想集团股票断崖式跳水。
  
  10号一天,都在不停的跌停!跌停!跌停!!
  
  下午4点收盘价,4.67港元。
  
  11号收盘,2.11港元。
  
  山崩之下,何处为安?
  
  短短两天,畅想股价从7块5跌到了2块1。
  
  柳纪向众人,两天时间,仅仅抛出去了3%不到的股份,进入流通市场。
  
  “怎么办?怎么办啊!?”
  
  众人有如热锅蚂蚁,文经理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而柳纪向则在不停地接电话。
  
  “请上级领导放心,我们能挺过去....”
  
  ……
  
  “对对!!三石公司的恶意竞争行为造成的股市震荡,但是我们预计很快就会过去。”
  
  ……
  
  “放心,放心!一定没问题!畅想集团倒不了。”
  
  ……
  
  “是是....我们已经在和党组成员、董事会讨论,用北京畅想救市的方案。”
  
  放下电话,柳纪向再难淡定,他是万万不能让上级介入的。
  
  一旦上级查下来,那他们之前的操作也就瞒不住了。
  
  看向众人,咬紧牙关,“现在...不是抛的问题了,得挺住!”
  
  柳纪向还没昏头,抛售只能进一步促成股崩,他得保畅想。
  
  那现在就不能抛了,越抛越降,“稳住2元大关!!稳住就还有希望!!”
  
  一众高层沉默不语,他们当然也知道生死攸关,知道不能抛。
  
  可是……
  
  与柳纪向一齐看向文经理,“怎么办?”
  
  方案是德盛出的,也是德盛牵的头儿,他们要负责。
  
  文经理不说话。
  
  有人满头大汗,沉不住气了,“说话啊!哑巴了!?”
  
  文经理抬头,“事到如今…”
  
  支吾着,“不得不说,谁能想到三石公司会有这么一手。”
  
  柳纪向一听,大声呵斥,“现在就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了,要赶紧拿出一个救市方案!”
  
  只闻文经理道,“大家别急!”
  
  “能不急吗?”
  
  这不光是畅想要崩盘的问题,他们这些人的前途,身家性命,都套牢了。
  
  别急?开什么玩笑?
  
  文经理此时被他们嚷嚷的也来了脾气,“别乱!!”
  
  瞪着眼珠子,“多大点事儿啊!德盛多大的阵仗都见过!”
  
  众人一肃。
  
  只见文经理皱着眉头,“我们也在想办法啊!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缓和片刻,“实话告诉你们吧,这两天,我本人,还有贾马尔,一直在和总部沟通。”
  
  “这次确实是我们德盛的疏忽,给大伙儿带来了麻烦,德盛是讲信誉的!!”
  
  “……”
  
  “……”
  
  “……”
  
  沉默甚久,“总部的意思是,既然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逃避!”
  
  掷地有声,“德盛…带资接盘!!”
  
  “!!!”
  
  带资接盘?
  
  柳纪向心跳都漏了半拍,“真的!?”
  
  文经理,“当然是真的!柳总放心,这是德盛也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可是德盛还是有这个实力的。”
  
  “从明天开始,德盛的几家机构开始接管畅想股价,争取力挽狂澜吧!”
  
  所有人大喜,“文总早说啊!!”
  
  ……
  
  “德盛就是德盛!有魄力啊!”
  
  ……
  
  “对啊,就是不一样啊!”
  
  一阵夸奖之中,却是文经理话锋一转,“不过有话在先,大家要做好赔一些的准备。”
  
  “我们预计,畅想的股价,如果不干预的情况下,可能会重现94年之前0.29元的惨状。”
  
  “即便我们干预,有意做高,能维持在一元左右,已经是万幸了。”
  
  众人,“……”
  
  谁也没说话,各怀心思。
  
  现在众人还是挺矛盾的,一面是身家性命都在里面,赔一些?赔多少?这可不是赔国家的钱,是赔他们自己的钱。
  
  可是,不赔还不行。
  
  不赔钱,人就赔没了,上面查下来,谁都跑不了。
  
  而文经理这话却是说到了柳纪向的心里,他现在不管钱,只管救市,畅想不能倒。
  
  急道:“听文总的!这次大家团结一心,稳住局面!”
  
  叮嘱众人,“一定要稳住,不要在乎一点小利。”
  
  只可惜,我稳你大爷啊!!
  
  文经理有一句话是致命的,是诛心的。
  
  别看这些人不太会玩股票被文经理带的跳坑,可是觉悟还有体制内思维,谁都不差,这方面都是人精。
  
  文经理说“不干预有可能重现94年之前的惨状”,这句话太致命了。
  
  有了这句话,柳纪向说什么都没用了。
  
  重现94年的惨状,在他们看来,这就不是畅想成了垃圾股、赔点钱那么简单了,而是会有很多的连带效应。
  
  0.29时代重现,首先意味着他们真的一贫如洗了。
  
  0.29时代重现,意味着一场股灾,把整个畅想集团都赔进去了。
  
  意味着,畅想的市值只剩不到十个亿港元。
  
  而畅想还背着那么多上下游供应商的债务呢!。是说负资产,要面临破产!
  
  一个国有企业,PC业务第一,被他们玩没了,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
  
  上面一定会查。
  
  而查出来原因那就不是倾家荡产那么简单了,是要担责任的。
  
  虽然文经理说,在他们干预的情况下,不太可能重现当年的惨状。
  
  可是,这就是博弈论,是囚徒困境。
  
  万一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憋住!把手里的股票攥紧,跟着文经理突围可能没事,甚至可能等股市回暖再套现离场,还能不赔钱。
  
  可也有几率一无所有,而且要承担法律责任。
  
  可是,如果现在抛,毕竟他们明面上都没拿股份,股市操作都是代理人在做。
  
  现在套现离场,能剩点渣渣,主要是代理人一撤出去,甚至干脆去国外呆几年,那他们就彻底安全了。
  
  选哪个?
  
  ————————
  
  说心里话,这个时候,如果柳纪向带着畅想高层万众一心,再由德盛操盘,再加上股市内的流通股本来就不多,需要的操盘资金是很少的。
  
  也就是说,畅想可以用很少的钱就稳住股价。
  
  然后,虽然还面临着债务,去产能、裁员,重新做市场等等一系列问题。
  
  但是,也还有很大希望翻盘。
  
  只可惜,人心就是这么的险恶。即便大伙看在老柳的面子上没有马上抛售,可是,十三号!
  
  德盛开始在2块1价位操作,吃进畅想股票。
  
  按理来说,市面上没有多少畅想股票,文经理预估,只要吃总股本的2%,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的流通股,就可以影响股市信心,暂时稳住局势。
  
  可就很奇怪,德盛吃进了7%,都超过流通股了,却是连个浪花都没打起来,股价依旧狂泻不止。
  
  6%的流通股,德剩收上来7%?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高层有人没听话,在抛售!
  
  一众股东都傻眼了,狂叫不已。
  
  “哪个王八蛋这么自私?”
  
  聚到一块儿商量,本打算彻查,揪出蛀虫。
  
  可是,柳纪向只是一再劝大家沉住气,别动了,攥住股份,别给股市压力,反正翻来覆去就是车轱辘话,却没提那7%哪来的。
  
  谁又不是傻子,一下就明白了,是柳纪向自己抛的。
  
  否则,他怎么不查?
  
  呵呵,口口声声救市,口口声声要让大家憋住,结果老柳自己在狂抛?
  
  人心一下就散了。
  
  你抛,那我也抛呗?大家一起跑。
  
  至于什么畅想股价?见鬼去吧!
  
  本来就是这么个道理,现在畅想股票拿在手里就是雷,早走早脱身,赔点钱就赔点钱吧!这是大伙儿本来的想法。
  
  恕不知,柳纪向得冤死。
  
  和我关系不大好吧?
  
  那7%,真不是老柳的。
  
  那他为什么没提这个事儿呢?
  
  很简单,柳纪向确实有私心,但他也不傻,他想抛,可一下都抛出去这种事他不能干,他同时还要救畅想,保自己的位子。
  
  所以柳纪向的打算是:一点一点放出去,别太引人瞩目。
  
  十三号,他抛了1%。
  
  1%,应该没人注意吧?
  
  剩下6%,和他没关系。
  
  之所以不提,是柳纪向认为大伙儿和他想法一样,一点一点地抛,所以那6%是大伙抛的。
  
  好吧,那6%还真不是大伙抛的。
  
  谁抛的,不言而喻。
  
  反正人心散了,就说什么都没用了。
  
  大家一起抛,能跑一个算一个。
  
  都指望德剩接盘,只可惜,德盛什么时候吃过亏?
  
  2块1让我接盘?当我德剩是傻子?
  
  这两天,他们确实是在吃进,不过吃的都散户,而且数量非常有限。也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做一个姿态罢了。
  
  柳纪向也看出了德盛光吆喝不干活,可是他没办法,也没心思去管。
  
  他知道德盛在等着抄底,可他无能为力。
  
  而且,老柳做了一件非常牛逼的事儿,他私下里找到德盛,把自己个人持有的一点股份,用1.5港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德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老柳在1.91吃进,1.5转手,赔是赔了,可是没赔太多。
  
  而且我切割清楚了,其他人等着几毛钱的时候割肉吧,到时不割也得割,不割就等挨查。
  
  就这样,在德盛强大的操盘之下,股价很顺利的一路走低。
  
  1.81....
  
  1.42....
  
  1.19.....
  
  0.91!!
  
  0.74!!
  
  0.69!!
  
  到0.69,畅想在港股的市值已经不足35亿港元了。
  
  一家正常情况下,近200亿市值的庞然大物,只剩30多亿。
  
  直到这时德,盛终于开始干活了,旗下几家投资公司大肆吃进畅想股票。
  
  虽然股票几经易手,可是德盛玩的太好了,股价也不看涨,一直在0.6-0.7之间震荡。
  
  而柳纪向和一众高层也没闲着,到一元以下,大伙儿就知道这事瞒不住了,能跑赶紧跑。
  
  可是柳跑不了,怎么办?
  
  一面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一面向畅想控股建议,趁机吃进畅想集团的股份,提高占比。
  
  可你别忘了,畅想控股还背着一大堆的过剩产能、合同违约、库存资产等等一系列问题呢!
  
  哪来的钱救市?能活着就不错了。
  
  最后,在柳纪向的一再鼓动之下,只拿出少部分资金吸收了4%不到的股份。
  
  老柳是一面自己跑,一面叫公司收。
  
  同时,老柳开始上层活动,阻止上层介入调查。
  
  或者说,换一种方法介入,只拿钱,别出人。
  
  到了4月19日,柳纪向的美梦成功了一半儿。
  
  一半儿的意思就是,上面没给畅想出钱,上面也没给畅想出人。
  
  但是,上面却出手了!
  
  还记得,只持有2%畅想股份的技术转让公司吗?
  
  这家一直在畅想集团低调再低调的国资企业。在关键时刻扛起了大旗,承担了一个国企应该承担的重任。
  
  技术转让公司调动资金杀入战场,开始和畅想控股、德盛银行、奇石科技一起稳定畅想股价。
  
  到四月末,这场持续了二十天的畅想之殇,终于告一段落。
  
  而此时,畅想集团的股权构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大股东依旧是【畅想控股】,持股比例39.11%(35.11%+4%)。
  
  第二大股东【技术转让公司】,持股比例20.41%(2%+18.41%)。
  
  第三大股东【奇石科技】,持股比例17.08%。
  
  第四大股东【本美投资】(德盛),持股比例11%。
  
  第五大股东【志远控投】(德盛),持股比例10%。
  
  剩下还有2.4%的二级市场流通股。
  
  畅想股价也稳定在了0.84港元。
  
  原本的第二大股东【屿进公司】,清仓离场。不仅仅没留一点畅想股份,而且老板都没了,人已经在国外了。
  
  一众小股东也是离场走人,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来都没来过。
  
  现在就算上面想查,都无从查起。
  
  这让柳纪向大为宽慰,以为又是人生的一场胜利。
  
  只是他不知道,新的股权占比很有意思。
  
  首先,畅想控股收购那4%,使得总股比来到了39%。
  
  这个数字很有讲究。
  
  如果你把德盛控制的那三家:奇石、本美、志远的股份加在一块就会发现,总股比38.08%,依旧比【畅想控股】要低,畅想依旧是最大股东。
  
  而技术转让公司的入场更为关键,正好是【畅想控股】再也拿不出钱来,只能收那4%的时候进来,然后和德盛一起瓜分股比。
  
  不仅仅是起到了稳固股价的作用,同时也使得德盛三家的占比不会超过畅想控股。
  
  更微妙的是,技术转让公司拿到的是18.41%。
  
  细心的可以算一下,如果这18.41%落到德盛手里,即便齐磊那17%不和德盛掺合,那德盛已经到手的21%,再加上这18.41%,也就是39.41%。
  
  正好也会比【畅想控股】的39.11%多那么一点点,成为最大股东。
  
  所以.,别看不多不少就那么18.41%,可这18.41%却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是极尽智慧的。
  
  ————————
  
  柳纪向直到这个时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活过来了!!!
  
  屿进跑了,其他高层的屁股也擦干净了,他就踏实了。
  
  起码.....公司保住了,而且他柳纪向依旧是畅想的掌门人。
  
  ……
  
  齐磊这边,此时也看着新股权分配暗自咋舌。
  
  和老秦吐槽:“你看看,咱们也不是没高人嘛!!”
  
  “这股权分配,绝了!”
  
  只见老秦白了他一眼,“德盛还是信不过的,万一他们不遵守和你的约定。”
  
  要是技术转让公司不下场,德盛再不把股权转给齐磊,那畅想就彻底成国外公司了。
  
  “挺好!”齐磊咧着大嘴,“现在最好!”
  
  老秦,“不得不防啊!”
  
  感叹道:“近200亿市值的公司,让他们打到30多个亿,就这么瓜分了太触目惊心了。”
  
  说心里话,国内92年才开权证,股市一共还不到十年,哪见过这么玩的?就离谱。
  
  再次感叹,“真的太触目惊心了。”
  
  齐磊闻之,却是一笑,心说,这才哪到哪啊?
  
  老秦是没看到德盛是怎么操作【太子奶业】的。
  
  后世很多人不知道太子奶业的的事儿,也不知道德盛的那些花活儿。
  
  可是齐磊知道,他研究生毕业,追的第一个大新闻就是太子奶业。
  
  那才叫血腥,才叫肆无忌惮!!
  
  可不是200亿到30几亿,而是把98年8888万拿下央视广告标王、民营乳业的龙头企业,眨眼间就玩没了。
  
  那才叫资本大餐!
  
  后世也有人认为太子奶是自己经营上出了问题,其实不是。
  
  太子奶在最辉煌的时候,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和德盛签了一个对赌协议,股市如果没达到多少涨幅,就怎样怎样。
  
  那时候,太子奶正如日中天,当然不怕对赌了。而且对赌目标定的很低,他们以为一定能达到。
  
  结果,德盛签完协议就翻脸,去国外大肆捏造中国乳品质量、乳业发展等等问题。
  
  没办法,人家在国际期货市场、国际金融行业是有地位的,他们的话就是风向,导致太子奶股票别说涨了,原地跳崖!!
  
  市值500亿的公司,最后也是类似今天这个玩法,被德盛玩的7个亿多亿就卖了。
  
  这次是有技术转让公司下场立威,德盛知道不能太过火。
  
  否则,要是任由他们放开手脚,他真的敢把畅想玩到破产重组,几个亿卖光。
  
  对于老秦对德盛的担忧,就见齐磊呲牙笑,“先留着他,等着咱慢慢收拾!”
  
  老秦笑而不语,却是对齐磊伸手一握,“恭喜你,小齐总....你现在是畅想集团的老板了!”
  
  齐磊则道,“才成功一半,等拿下畅想控股的那一天,你再恭喜我吧!”
  
  ……
  
  五月初。
  
  香港奇石科技与【本美】【志远】两家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奇石公司以每股1.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两家手里10.5亿股的畅想集团股票,总价值15.75亿港元。
  
  此时,奇石科技手中已经拥有了畅想集团38.08%的股份,成为畅想集团第二大股东。
  
  因为按照规定,股东协议转让股权是要报备董事会的。
  
  只可惜,柳纪向直到现在还认为那三家是德盛银行旗下的公司,只是左手倒右手,便于管理的股权转移。
  
  恕不知,德盛已经离场了,带着45亿港元的利润,和一地鸡毛。
  
  连齐磊都算了半天才算明白,这场资本盛宴,德盛到底赚了多少钱。
  
  复盘之下:德盛先是做空畅想股价,在1.91港元的价位吃进11%的畅想股份,共投入10亿港元。
  
  到畅想股价到达最高点,也就是7块多港元,柳纪向那帮人还在持股观望的时候,德盛已经悄然离场了。
  
  在高位抛售,只这一笔就把10亿变成了40亿。
  
  还记得那莫名奇妙出来的7%吗?除了柳纪向抛了1%,剩下谁抛的?
  
  谁也没抛!都是流通股本来就比预期6%的多很多,实际流通股是近18%,德盛早就高位套现了。
  
  之后,德盛在0.6港元抄底21%的股份,再转手用1.5港元的价格转让给齐磊。
  
  又是血赚。
  
  所以,齐磊看似是最大的赢家,殊不知,德盛才是!
  
  这一次净收45亿港元。
  
  只是,文经理有点遗憾,“很抱歉小齐总,我本来打算直接通过股市就帮你达成心愿的,彻底拿下畅想。”
  
  “没想到,技术转让公司出手了。现在只能等技术转让公司释放股权,你才有机会彻底掌控畅想集团。”
  
  “是我们做的不到位啊!”
  
  齐磊,“……”
  
  一脸茫然,好吧,之前他只打算从股市获取10-15%的股份,已经是大大超出预期了。
  
  真的是,永远也别小看资本!
  
  亦是遗憾道,“只能这样了,等着吧,我想技术转让公司不会持股太久,我还有机会。”
  
  文经理,“恩,只能这样了,期待在【德盛高华】的再次合作。
  
  等文经理一走,齐磊马上变了脸。
  
  “我也很期待和你在【德盛高华】见面啊!”
  
  至于他现在依旧是第二大股东这个事儿…
  
  五月四日,齐磊驾车,只身来到位于京城的技术转让公司总部。
  
  在此,齐磊见到了技术转让公司的老总。
  
  “小齐总好啊,叫我老秦就好。”
  
  齐磊愕然,突然感觉很亲切,不管老北、老秦、老李、老张,这些都是值得尊敬,值得爱戴的人。
  
  落坐之后,老秦也不废话,“我说说合同吧,技术转让公司将20.41%的畅想集团股份,以0.69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奇石公司。”
  
  “合同延期三个月生效,你看行吗?”
  
  齐磊接过合同样本,仔细阅读,最后道,“给我18.41%吧!”
  
  老秦一愣,“什么意思?”
  
  齐磊呲牙笑,“您还是留2%吧!”
  
  老秦,“为什么?”
  
  齐磊,“有你们在,我心里踏实。”
  
  老秦:“……”
  
  怔了老久,终于笑了,“好!那就留2%让你踏实踏实!”
  
  ……
  
  至此,奇石公司名义上已经拥有畅想集团56.49%的股份,正式成为畅想集团的最大股东。
  
  而拿下畅想这个庞然大物过半的股份,齐磊仅仅花费了…27亿港元!
  
  不到29亿RMB.,这就是资本的嗜血。
  
  此时,离完全掌控畅想,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儿了。
  
  下一步,就是畅想控股。
  
  而就在这时,齐磊的手机响了。
  
  丁雷的咆哮之声在手机里传来:“齐石头!!你那张嘴特么的真开过光吧!?”
  
  齐磊被吼的莫名奇妙,“怎么了?你叫唤啥呢?”
  
  丁雷:“老王那个雷真的炸了!”
  
  “他今天一早去新浪总部,临时告知,董事会已经罢免了他在新浪的一切职务!”
  
  “他现在情绪有点不对,正在新浪闹呢!”
  
  “我和小马在机场,正要往京城赶!你先过去,别让老王吃亏!”
  
  几个人的感情要比原本那个时空牢固得多,尽管知道齐磊有后手,王振东在利益上吃不了什么亏。
  
  可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第一反应还是得在身边看着点。
  
  齐磊什么也没说,挂断电话,开车资本直奔京城新浪总部。
  
  ……
  
  。
  
  感谢【直死无眠】的盟主打赏。
  
  感谢【心碎い风铃】的十万打赏。
  
  老板大气,老板发财,老板们要看胸口碎大石不?
  
  【月票投币口】
  
  【推荐票投币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