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五四三章 升官

第一五四三章 升官

第一五四三章 升官 (第1/2页)

王言没说假话,他是真的无所谓去到哪里。
  
  他对自己也有认知,去处只有两个,要么是外放边疆,要么是继续留在京城。不会让他去别的地方瞎折腾。
  
  哪里都有势力范围,哪里都有话事人,王言去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尤其是在地方,王言手段多,自己又能打、命硬,还胆大包天,与中枢的信息交通时间足够王言做很多的事。搞不好王言都在地方杀的血流成河,朝中大臣都要被灭族了,中枢才收到消息。
  
  等中枢反应决策一番,再把信息送到王言的地头,那就什么都完事儿了……
  
  有识之士是不会想要把王言送到自己老家主政的。王言已经正六品了,下放地方的官职定然是要升级的,官职不升权责也要重,按照王言揽权的操行,到了地方一样是爷,领导他的官员倒了八辈子血霉,估计用不上几天就得被架空。
  
  自己的屁股干不干净,大家伙还是有数的,有几个禁得起查的,大家一样清楚。
  
  王言‘赚有钱人的钱’的名言已经放了出去,不管到哪里,都是大家族的灾难。放到云贵之类的偏远地区,那也得嘉靖愿意才行。
  
  很明显的,王言就是被嘉靖捧起来替代严嵩的接班人,放出来跟大家打擂台的,怎么可能放到偏远的地方去。尤其王言本身也是有着大功劳的,人们都不瞎,京城发展的怎么样那是拿眼睛看就能看到的显著变化。
  
  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好给王言打发到穷乡僻壤,那别人还怎么放心做事?
  
  虽然大家都在各捞各的,但也有共识,这个国家还是要有做事的人的,各个单位里,有吃白食的,但也得有做实事的,得有解决问题的。
  
  除非是王言去偏僻的地方做一把手,但这显然也不可能。得考虑到王言的年纪,考虑到今后的晋升空间,王言才二十三岁就已经正六品了,外放出去做知府,三年任满,到时候怎么办?不到三十岁的封疆大吏吗?
  
  那时候得有多少人遭殃啊……
  
  玉熙宫外,一箱子一箱子的东西被太监们抬着,排着队的等候在门口,有人抬出来一箱子,再有人抬进去一箱子。
  
  玉熙宫之内,王言拿着单子说道:“珊瑚碧树,周阿而生。陛下,这是安南人自南海采上来的红珊瑚,一丈见方,其高丈五,颜色美丽,更可药用……折银三千两。”
  
  东西一件件的送进来,王言一件件的介绍,嘉靖一件件的看着,有喜欢当场就留下赏玩,其他的则是都送去了宫里的宝库。
  
  从早上吃过了饭,一直看到了中午,总算是将送来的宝物都看了一个遍。
  
  王言也做起了总结:“陛下,算上这些宝物,还有银子、金子,此次胡宗宪共敬献了二十四万两银子的东西。这些宝物如果出卖的话,应当还能再多卖不少,实际的价值将近三十万两。”
  
  眼见嘉靖满意的点头,吕芳感慨道:“真是没想到,短短两年的时间,胡宗宪就做到了这个地步。”
  
  “胡部堂要是这点儿能耐都没有,岂不是对不起陛下对他的厚爱?”王言笑着接话,“胡部堂有功劳,戚将军也多有劳苦,在外拼杀的将士们也是用命做事,方有今日的成就啊。”
  
  “将士们的抚恤都给足了?”嘉靖难得问了句人话。
  
  吕芳回道:“回主子,都给足了,就是靠着将士们用命呢,抚恤给的足,饷也发的足。”
  
  “胡宗宪做事还是可靠的。”
  
  嘉靖很满意的点头。
  
  这两年宫里的财政好了太多,水泥、玻璃每年都能赚百万两银子,胡宗宪做起了海贸一年也能送上来十几万两银子的东西,许多稀奇的宝贝。还有王言这边,大兴收上来的清洁费一年也有一百多万两银子,给宫里送一半。如此林林总总的划拉一番,一年就有两百万两。
  
  这个数字已经是以前嘉靖一年费老大劲从各个方面弄到手的银子了,还要听着内阁的各种抱怨,听着各种清流让他少花点儿,不时的就得受着气。
  
  这个数字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年都有增长的。毕竟胡宗宪的武装走私集团越来越大,王言这边治理的大兴也是越来越好,收上来的税也是越来越多,自然进贡的银子也就越来越多。
  
  同时另一方面嘉靖该从国库拿银子也是一点儿没手软,该拿还是得拿,不能因为我另外有了银子,你就不给我花银子,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两年嘉靖每年都能花四百万两银子,真是美的很。宫里、宫外的,全都是工地,嘉靖新规划了不少的工程。
  
  王言还积极建言献策,在金水桥外面建设雕塑歌功颂德,都是皇宫开支,花钱雇人干活。
  
  这也是王言比较欣慰的地方,嘉靖这个皇帝有认识,不扣扣搜搜的,愿意给百姓们花银子。
  
  结果当然也没有辜负了嘉靖花出去的银子,这两年整个顺天府的百姓的日子过的都不错,税收都挺足的。只不过因为别的地方不收清洁费,也没有重新的清田查口,体现不出钱财的回流,只有在大兴能通过全面的数据看到变化。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钱庄转变了成了大明皇家银行,将宝钞提举司、铸币都给合并了进去,印钞、发钞的事情不再由户部做上级管理,而是成了与户部平级的由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
  
  这个机构的架子是王言搭起来的,人手是王言培养的。目前来说,印多少宝钞,是王言说了算的。所以给嘉靖的钱,都是他直接印出来让嘉靖花的,方便的很……
  
  只要嘉靖不忘初心的持续大撒币,让钱流通,没有不懂装懂的人指手画脚,这账就都能随着发展给平上。可以说嘉靖想花多少,就花多少。
  
  毕竟以大明当今的体量,岁入折银一千多万两,那么用最简单的笨办法来算,就能印一千多万两银子的钱出来花。因为没能收上来的银子,是这收上来的一千多万两的数倍。只要百姓们认可新宝钞,在庞大的体量中甚至都掀不起什么浪花。
  
  不过王言印钱还是很谨慎的,都是随着综合上来的各项数据稳定的印钱。因为对于大明这样一个偌大的帝国来说,做什么事情一定不能是轰轰烈烈的,而要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