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朝堂风波
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朝堂风波 (第1/2页)龙廷的争斗,也许在其他天下谋士或者是当局者看来,只是一次普通的权利争斗,或许争斗后会诞生权臣,但他们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争斗,会直接毁了数百年大汉皇朝的基业,断送了数百年的天地之运。
在林牧南下走访之时,张举张纯的人头,已经被传信兵乘坐传送阵送到了朝堂上。
然而,新帝刘辩,并没有给与林牧这位维护了大汉皇朝异性不称王这条铁律的功臣太多奖赏。
甚至,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诸多大臣的瞩目下,新帝只有赏赐了可怜的二十万金币和一句战利品全部归护国军卫国军的话。
这般赏赐,就连当初围剿称王的许诏都不如……
然而,哪怕是卢植朱儁皇甫嵩等人,都没有站出来说什么,因为此刻的朝堂,气氛凝重而诡异。
宦官集体哑了,大士族集团无病呻吟般偶尔上奏,只有外戚集团在相互攀咬。
卢植等坐岸观火,并没有支持任何一家。
诸多势力,都在等,等何进和何太后下决心。
虽然董重目前有了点兵力,可人家何进从先帝时期就开始经营羽林军五营,哪里是被强行推出来的董重能比拟的。
更何况,很多官员都不愿意看到董氏掌权,至于何氏,大士族们还是能接受的……
这段时间,董氏刚掌权就大刀阔斧提拔和罢黜官员,丝毫不顾其他人的利益,这惹了众怒。
其实也不怪董氏,因为他们怕夜长梦多,毕竟何太后是新帝的生母,大将军何进是其皇舅。
他们的根基没有何氏这般错综复杂。
而且,熹平元年之时,董氏就已经干预过朝政,甚至卖官求货,收纳金钱,扰乱朝政,把龙廷搞得乌烟瘴气。刘宏会卖官鬻爵,说不定就受有这个母亲教导的影响。
哪怕传国玉玺没有丢失,一切的一切还是会如这般发展。
这天夜晚,一封信传入了大将军府邸。
“天助我也!何太后终于把【凤仪女卫】的情况摸清楚了。”何进看完信件后,大喜。
皇宫内,除了禁军和刀斧军外,还隐藏着不少力量,其中一支名为【凤仪女卫】的兵种就一直被董太皇太后掌控。
这支【凤仪女卫】可不简单,可是能威胁到何太后甚至是……天子!
之前皇后玉玺就是被她们给抢走的。
【凤仪女卫】乃皇宫内的内侍之特殊兵种,全部都是由资质上佳的宫女组成,具体战力可能不高,但在某些方面却非常出色。
“大将军,【凤仪女卫】之资料,是不是宦官们提供的?”一个儒雅的年轻男子站出来沉声问道。
此人乃是颍川陈氏之陈琳,当前为大将军府的主薄。
“信件中确有此意。”何进顿了顿,点点头道。
“看来这些阉货,想要彻底倒向何太后啊。”一个略显粗犷的男子淡淡道。虽然高大勇猛,但他却是一幅谋士打扮,略显怪异。
此人名为郑泰,何进录尚书事时征为尚书侍郎,目前为侍御史。
“既然已无后顾之忧,那计划可以开始了。”何进想起董氏最近的蛮横行为,冷哼一声道。
“明天早朝,本将军请奏这位【孝仁皇后】返回封地河间国。”何进淡淡道。
“确应如此。董太皇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仍应迁于河间安置。”袁绍意有所指道。
“其如今掌控录尚书事,可能不会这般轻易离开。”郑泰淡淡道。
“不单止如此。公业,你为侍御史,请奏弹劾【孝仁皇后】唆使已故的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互相勾结州郡,剥夺所在居处珍宝货赂,悉数归入永乐宫之罪,到时候,就由不得她不愿意了。”何进幽幽道。
“哦……宦官们提供了证据?”众人微微一惊。
这种事情,虽然大家都清楚,可参与的几个人都死了,没有证据根本就攀咬不了董氏。
“不管如何,没了【孝仁皇后】,董氏一脉,不足为惧矣。”何进冷哼道。
“我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这一次,就满饮董氏之血吧!”何进瞪大着眼睛,一抹血煞一闪而过。
“兄长,董重与董氏,该杀,若你不亲自动手,就让小弟去处理。”何苗站出来自荐道。
“不可!不可!!”就在这时,大将军府主薄陈琳马上站起身阻止道。
“济阳侯君,不可善杀矣。外戚之争,本就是尔等政治之争,不可将身家性命与之挂勾,若是我等失败,何家是不是也要被诛灭?这般先例,不可擅起矣。”陈琳沉声道。
“什么?你说什么?我们何家被灭族?不可能,不可能,你不要妖言惑众。”何苗被陈琳的话给激怒,如同发怒的豹子般暴躁,丝毫没有身为车骑将军,济阳侯的风度。
何进闻言,脸上浮现一抹怒气,你这主薄怎么说话的,我何氏蒸蒸日上,权倾朝野,怎么会失势……嗯……其实想一想也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