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桃园三结义
15 桃园三结义 (第1/2页)国运渐散,黄巾乱起。
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谶言如同丧钟,敲碎了大汉四百年国祚。烽烟遍野中,一位编席贩履的皇族后裔,正迎来命运的转折。
自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世逢乱世,连皇家子弟都难以幸免。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年近三十仍困顿潦倒。这日见州牧刘焉招兵榜文,不由抚膝长叹。他伸手整理草鞋时,脚踝处隐隐现出六趾异相。
昔年游学洛阳,大儒郑玄初见刘备便骇然变色,称其为六爪真龙相(俗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之说,而刘备是六爪金龙,竟比真龙天子还真龙天子,天生便可吞吐气运)。这位四品儒生耗尽毕生修为,才堪堪摘下刘备双角封入玉石,更以"言出法随"之术将龙气镇压足底。临别时郑玄谆谆告诫:龙角玉石需炼入神兵,否则十年后封印必破。
注:随着汉中官儒兴盛,儒学没落,四品儒生境已然是儒学泰斗,郑玄被誉为当世四儒之一。
可惜刘备一直在饥寒交迫的边缘疯狂试探,一直未曾炼制什么兵器。
其实,刘备的潦倒实非偶然。汉室绵延四百年,宗亲浩如烟海。正如明末朱姓皇族饿殍遍野,这些龙子凤孙早与庶民无异。他幼年丧父,寡母织席度日,那点微薄俸禄如何养得起?
然则郑玄的封印虽藏其形,却掩不住刘备天生真龙气。所有见过刘备的人,从幽州太守到市井百姓,无不觉得刘备英雄。就连他手中编织的草席,都隐隐透着紫气,这也便是为什么汉末人人都说刘备是个英雄。
此刻站在招兵榜前,刘备足底隐然传来灼热,他正自惊疑,忽闻身后炸雷般一声:
"大丈夫不思报国,在此叹什么气!"
回首但见一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周身煞气如黑云压城。那铁塔般的身躯往人前一站,寻常百姓早吓得如见瘟神般远远避开。偏生此人挠头咧嘴一笑,竟透出几分憨直:"俺瞧你半天了,这破草鞋有啥好看的?走!喝酒去!"
正是当地屠户张飞,他见刘备不俗,便生起结交之心。
二人方在酒肆坐定,忽见门外青影一闪。但见来人面若重枣,丹凤眼微阖间寒星流转,二尺美髯垂若青瀑。最奇的是周身纤尘不染,步步生威,仿佛有看不见的气场将浊世纷扰隔绝三尺之外。
"店家..."话方出口,却有些犹豫。
张飞瞪圆环眼,捅了捅刘备:"这红脸汉子倒是个好手。"他嗓门洪亮,整间酒肆都听得真切。
那汉子眉头微蹙,却仍从容落座,从袖中取出素帕细细擦拭竹箸。刘备忙举杯致意,他方才微微颔首,惜字如金:"解良,关羽。"
张飞拍案相邀:"好汉何不同饮?"
关羽丹凤眼微抬,想起自己空空的荷包,颔首入座。
三杯烈酒下肚,各自道出出身——当听闻刘备竟是汉室宗亲,关张二人肃然起敬。几人相谈甚欢,言及世道不堪,均是感慨良深。杯酒见底,仍不觉尽兴,张飞便邀二人去他庄上再叙。
却见关羽推了一辆车,车上尽是红枣,二人方知关羽竟是个卖枣的。
张飞心直口快道:
“云长如此英雄,怎么竟在此卖枣?”
关羽闻言,老脸一红,幸好关羽脸本就红,也看不出什么。但二人身后的刘备闻言,不禁脸色更红,比起卖枣的,让他这个卖鞋的情何以堪?还好二人都没注意自已,见关羽没有搭话,刘备忙道:
“哎?英雄不问出处!想当年,高祖也不过是泗水一亭长,手持四尺长剑起家,最后纵横天下,成就汉室四百年帝业。”
张飞点头道:
“玄德兄说的有理。”
关羽方摆手道:
“实不相瞒,我本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名云长。原是河东解良人,因本地豪强倚势凌弱,被吾所杀,故而落难江湖,至今已有五六年了。”
三人边走边聊,不觉间来到张飞庄上,但见庄前井上摆着一个大磨石,颇为奇怪,刘备便问:
“冀德兄,此为何意?”
张飞见刘备手指磨石,哈哈大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