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两界初市
第二十八章 两界初市 (第1/2页)熟悉而轻微的眩晕感再次降临,伴随着那玄妙莫测的空间扭曲,马长征的身影自灵兽谷那偏僻小院的静室中消失,下一刻,便已稳稳立于蓝星那间廉价出租屋的水泥地上。
窗外,是都市夜晚永不熄灭的霓虹与隐约传来的车流喧嚣,与云清宗竹林小院的清幽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没有耽搁,小心翼翼地从储物袋(一个云清宗发放给外门弟子的最低阶储物法器,内部空间仅一方左右)中取出了五个早已准备好的精致木盒。
这些木盒是他特意在蓝星采购的,选用的是上好的紫檀木,雕工细腻,古色古香,本身便价值不菲,用以盛放那五株来自修真界的百年人参,正相得益彰。
将五株人参分别放入铺着柔软丝绒的木盒中,合上盖子,那股来自异界的浓郁草木灵气似乎也被暂时封锁,不再外溢。
马长征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深色休闲装,将其中一个木盒小心地放入一个普通的双肩包内,其余四个则重新收好。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出手这第一株人参。
他没有选择近在咫尺的临州市,那里格局太小,水却未必浅,容易惹来不必要的关注。
他的目标是数百公里外的西京——那座承载了十三朝兴衰的古都,历史悠久,文风鼎盛,藏龙卧虎,古玩字画、药材珍奇市场极为发达,是处理这种“奇货”的理想之地。
乘坐最快的动车,不过两个多小时,马长征便已置身于西京那古朴与现代交织的街道上。
他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像个普通游客一般,用了两天时间,漫无目的地在城中闲逛,实则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挂着“珍奇阁”、“百草堂”、“古韵轩”等招牌的店铺。他观察着店铺的规模、客流、陈设,乃至店主的言谈举止,凭借炼气四层修士远超常人的感知力,细细甄别。
最终,他锁定了一家名为“济世堂”的老字号。这家店门面不算最大,但位置僻静,处于一条古文化街的深处,黑底金字的匾额饱经风霜,透着一股沉静的气韵。
店内的陈设古朴典雅,博古架上摆放的瓷器、玉器看似随意,却隐隐透着灵光(在马长征感知中,带有微弱的岁月气息或匠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纯正的中药香气,而非那种混杂的香薰味道。
最重要的是,马长征暗中观察了店主接待几位看似老主顾的过程,那位戴着老花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清癯老者,言谈专业,神态平和,眼神清澈,给人一种可信赖的感觉。
第三天上午,阳光正好,马长征背着双肩包,推开了“济世堂”那扇沉重的梨木雕花门。门上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叮铃”声。
店内很安静,只有一位小学徒在轻声擦拭着柜台。
见有客来,小学徒刚要上前,那位一直坐在柜台后太师椅上,戴着老花镜翻阅一本线装药典的老店主抬起了头,目光透过镜片落在马长征身上,随即放下书,站起身,脸上露出温和而不失礼节的微笑:“这位先生,欢迎光临济世堂,想看些什么?或是需要抓药?”
马长征走到柜台前,神色平静,目光与老店主对视,不卑不亢:“老先生,您好。我这里有一件家传的老物件,想请您帮忙掌掌眼,看看能否入您的法眼。”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与他年轻外表不甚相符的镇定。老店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做了个“请”的手势:“哦?先生请这边雅座详谈。小刘,看茶。”
引着马长征在店堂一侧的红木茶桌旁坐下,小学徒很快奉上两杯清香的龙井。老店主这才仔细打量了一下马长征,问道:“不知先生所说的‘老物件’,是哪一类的?”
马长征没有多言,直接取下背包,拉开拉链,双手将那个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取出,平放在茶桌上。木盒本身的光泽和雕工,就让老店主眼神微凝。
“是一株老参。”马长征说着,轻轻打开了盒盖。
刹那间,一股难以言喻的清新药香,混合着一种仿佛来自深山幽谷的草木精华之气,瞬间弥漫开来,甚至盖过了店内原本的药香和茶香。那株人参静静地躺在丝绒衬垫上,主体粗壮饱满,须根纤长密集,形态灵动宛若人形,表皮上的铁线纹紧密而深邃,呈现出一种健康的黄褐色,仿佛凝聚了百载山野的精华。
老店主原本从容的表情瞬间凝固,他猛地吸了一口气,扶着老花镜的手微微一颤,镜片后的双眼骤然睁大,射出难以置信的精光。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俯下身,鼻子靠近木盒,仔细嗅了嗅那药香,脸上瞬间涌上一抹激动的红晕。
“这…这…”他声音有些发颤,小心翼翼地看向马长征,“先生,老朽…能否上手一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