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平凡与重复
第二十章 平凡与重复 (第1/2页)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知不觉间,马长征踏入云清宗,在这灵兽谷甲字柒号区域,已然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四季轮转,对于深处宗门腹地、受大阵庇护的云清宗而言,并无凡俗那般明显的酷暑与严寒,但灵兽谷内的气味,却似乎随着季节更替而微妙变化着——夏日发酵得更显浓烈扑鼻,冬日则凝结成一种沉滞的腥冷。唯一不变的,是那日复一日、仿佛刻入骨髓的劳作节奏。
一年的坚持与积累,在马长征身上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他的修为,凭借中品三系真灵根的优势,以及“引气诀速成班”带来的、虽然后续逐渐减少但前期至关重要的资源补充,已然稳步提升至炼气二层中期。
体内那缕真气,从最初的游丝般微弱,如今已壮大成一股清晰的气流,在经脉中运行时,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力量感和温润感,驱散疲劳的效果也显著增强。
在同期入门的杂役弟子中,这个进度虽远不能与那些世家子弟相比,但在他们这个依靠最基础功法、在劳作间隙挣扎求存的底层圈子里,已算是遥遥领先。
与他同住一个通铺的另外七人,在马长征的督促和偶尔的资源分享下,也都先后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引气入体,达到了炼气一层。
但这之后,资质、心性、乃至运道的差距,便开始无情地显现。
日子,仿佛陷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工作、修炼、吃饭、睡觉,四点一线,周而复始。
每一个清晨,在紫气中挣扎着捕捉那稍纵即逝的灵机;每一个白天,在兽栏的污秽与石皮疣猪的咆哮中耗尽体力;每一个傍晚,在冰冷的溪水中短暂地洗去疲惫;每一个夜晚,在识字节的诵念或自身的打坐中寻求一丝渺茫的进步。
这种近乎机械的重复,消磨着每个人的热情与锐气。除了马长征和还算有几分韧性的元朗,另外六人——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路人甲、路人乙、路人丙,他们的修炼,明显出现了懈怠。
清晨的紫气时辰,当马长征和元朗已然入定,他们往往还在与被褥纠缠,或哈欠连天,心神难以集中。
夜晚的打坐,也常常变成脑袋一点一点的瞌睡。他们的真气增长,几乎陷入了停滞,炼气一层的境界,仿佛就是他们难以逾越的鸿沟。
“马老大,你说咱们这么拼命修炼,有什么用?”一次清理兽栏间歇,张三拄着铁锹,看着栏内那些永远清理不尽的污秽,语气消沉,“一年了,才炼气一层,猴年马月才能到四层?我看呐,能像韩老头那样干到六十岁不被赶下山,就算烧高香了。”
李四也叹了口气:“是啊,每天累死累活,那点真气,连让这铁锹轻二两都做不到。有这工夫,不如多睡会儿。”
王二麻子则更实际些,他凑近马长征,压低声音:“马老大,你那‘补习班’现在也没什么人来了,咱们是不是想想别的门路?听说去丹霞阁外围分拣草药,虽然也累,但好歹没那么脏臭,偶尔还能蹭点边角料……”
云清宗的杂役弟子,60岁没有进入外门,被逐出下山。但是想之前走是万万不可能的。张三等人想去凡间享受生活,凭着自己在仙门学的这点手段。
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你必须在仙门待到你60岁。能晋升炼气中期你就会一直在宗门呆着。你晋升不到练气中期,你年老力衰,无法在云清宗创造利润。
你就会被赶下山。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吗?
马长征沉默地听着,手中的铁锹并未停下。
他理解他们的疲惫和绝望,毕竟,并非所有人都像他一样,拥有一个来自异世的、不甘沉寂的灵魂,以及那击杀妖兽便能获取神秘暖流的隐秘优势。
但他更清楚,一旦心气散了,就真的再无出头之日。
“门路要找,但修炼更不能停。”马长征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修为高一分,力气就大一分,干活就快一分,遇到危险时,活命的机会就多一分。哪怕只是为了少受点累,少看些白眼,这修炼,就不能停!”
他的话虽朴实,却戳中了几分现实。几人面面相觑,不再多言,只是手上的动作,终究少了些马长征和元朗那股子狠劲。
这一年的生活,如同灰色的幔帐,厚重而压抑,几乎找不到任何亮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