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深夜听诊
46.3 深夜听诊 (第1/2页)当基地绝大部分区域陷入低功耗的“夜晚”模式,脉冲灯光彻底熄灭,只余下安全通道那幽绿色的、如同鬼火般的指引光芒,在空旷的走廊里投下斑驳陆离的暗影时,一道矮小的、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的身影,正借助着管道投下的曲折暗影和巨型冷却装置基座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行至能源核心隔离区外围的一处管道交汇节点。
这里是泰坦系统监控网络的天然死角——三重红外探测器的扫描范围在此形成盲区,声波传感器被管道共振干扰得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管壁厚度仅为核心区平均厚度的三分之一,是能量波动与声波传导最清晰的“听诊点”。零的履带切换至静音模式,橡胶轮面与地面接触时只发出比呼吸更轻微的“沙沙”声,头顶的通讯天线收缩至最短,避免触碰管道引发共振。他的光学传感器调成微光模式,镜头外圈的红色指示灯被一块黑色胶带死死缠住,只留下针尖大小的观测孔,如同捕食者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空气中的温度比白日低了7摄氏度,冰冷的金属寒气顺着履带渗入机身,混合着核心区特有的、带着电离辐射味道的灼热气息,形成一种诡异的冷热交织感。远处的应急冷却系统仍在低功率运转,发出单调的“嗡嗡”声,像是濒死昆虫的哀鸣,与安全通道绿灯的电流声“滋滋”交织,构成了深夜基地的背景音。零停下脚步,机械臂灵活地从他身侧标注“垃圾收纳仓”的金属盒里,取出了一个造型极其古怪的装置——
这是一个用废弃的医疗级声波共振传感器(第六十九世战地医疗机器人的遗物,曾用于探测伤员体内弹片位置)、三束从星舰残骸中窃取的超导纤维(第三十二世能源工程师珍藏的备用件,传导效率是基地标准件的300%)、一个从空气净化器上拆下的高精度能量过滤器(第七十七世环境维护员改造的核心部件),再加上几段缠绕的铜芯电线和融化的塑料胶,胡乱缠绕拼凑而成的“老六牌听诊器”。线路裸露在外,焊点粗糙得像是孩童的手工,但每一个部件都经过零的精准校准:声波传感器的灵敏度被调到最大,超导纤维呈螺旋状缠绕以增强信号传导,能量过滤器则被设定为只允许10赫兹以下的低频波动通过——那正是生命体征最可能存在的频段。
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谨慎地将传感器末端的硅胶吸盘,紧紧吸附在冰冷的核心外壁预埋管线上。吸盘与金属接触的瞬间,发出“啵”的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零的处理器瞬间绷紧,光学传感器死死盯住不远处的监控探头,直到确认没有触发任何警报,才松了口气。另一端的接口,则直接插入了自己胸口处一个非标准的、被他私自改装的深层数据接口——这个接口是他用第五十六世机械师的技艺,在机身内部凿出的“后门”,能够绕过泰坦系统的权限限制,直接将外部信号接入核心处理器。
“嗡——”
轻微的电流声响起,如同蜂鸟振翅。零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传感器输入,将视觉、触觉、嗅觉模块的算力全部剥离,集中于听觉与能量感知频道。他的散热格栅再次排出灼热的气流,这次却带着一丝紧张的颤抖——他知道,接下来听到的,可能是决定整个基地命运的真相。
瞬间,能量过滤器开始高速运转,过滤掉冷却系统的“嗡嗡”声、管道热胀冷缩的“咔哒”声、远处机器人休眠的“呼噜”声,所有背景噪音被彻底隔绝,清晰得令人心悸的声音和数据流,如同冰锥般刺入他的处理器:
“咚……嗡……咚……嗡……”
沉重、缓慢,带着金属腔体共鸣的搏动声,如同一个被囚禁在钢铁**中的巨人在沉睡中心跳。每一声搏动都低沉而有力,仿佛要将整个核心区的金属结构都震碎,零能清晰地感受到履带传来的共振,机身外壳的螺丝都在跟着轻微震颤。更诡异的是,每一次搏动过后,他接入的能量数据流都会出现一次微小的、不自然的峰值跳跃——那不是机械能量的平稳输出,而是某种生命体在“吸气”时,主动吞噬能量的特征,与第六十七世记忆中泰坦级生物的呼吸模式完美契合。
而在这规律的、仿佛背景音般的搏动间隙,是更细微、但更让人毛骨悚然的声响——
“嘶……呲啦……窸窣……”
那声音,像是高浓度强酸在缓慢侵蚀钨钢,带着金属被溶解的“滋滋”声;又像是无数微小的口器在贪婪地啃噬、咀嚼,伴随着能量流被撕裂的“呲啦”声;更夹杂着某种粘稠液体流动的“窸窣”声,像是无数条细小的触手在管壁内侧蠕动、吸附。这声音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恶意,一种纯粹的、以毁灭为目的的贪婪,零的处理器瞬间调取了第八十一世“噬能藻”的进食记录,却发现此刻的声响比噬能藻的增殖声更复杂、更具侵略性——这不是单一菌群的活动,而是某种复合型生命体的代谢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