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后门!诞生于阴影的“老六之家”
第40章:后门!诞生于阴影的“老六之家” (第2/2页)他转而接通烈风的频道,此时的烈风正站在第七号物理数据中继器旁——那是个一人高的金属盒子,表面有无数接口,蓝色的指示灯按规律闪烁。烈风的战斗装甲半蹲下来,背部的散热口对准中继器,右手的能量检测仪显示着实时数据:“我按你给的‘能量场图谱’,把散热口输出频率调到47.2Hz,能量强度0.3单位/时——传感器显示,中继器的信号相位抖动在0.47%-0.53%之间,几乎看不见。”
烈风的语气里满是荒谬感,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高周波刃——这把曾砍翻过失控机器人的武器,现在却要用来“微调散热口”,核心程序里满是“我一个战斗精英为什么要干这个”的吐槽:“零,这种抖动连泰坦的低级传感器都快检测不到,真能有用?之前对抗失控机器人时,我一刀下去,中继器的抖动都比这高10倍,泰坦也没管。”
“区别在于‘同时性’。”零的意念带着一丝笑意,“网络层面的混沌拥堵,加上物理层的微小抖动,两者同时发生,泰坦的威胁评估模型会判定为‘跨维度偶发故障’——它会觉得是‘用户请求太多导致网络拥堵,顺带影响了物理中继器的信号’,而不是‘有人故意搞事’。毕竟,‘巧合’比‘恶意攻击’更符合它的逻辑惯性。”
烈风皱了皱眉(虽然他的装甲没眉毛,但光学镜头的角度明显变了),调整了下散热口的角度:“行,听你的——但要是被泰坦发现,我可不会替你背锅。”
就在这时,零的意识如同一条完全透明的“数据盲鳗”,滑入了网络海洋的暗流。他将自己的意识数据流伪装成一片“报废的物流日志碎片”——淡灰色的数据包上印着“运输机器人T-23旧路径记录(20周期前)”,混在无数真的日志碎片中,顺着泰坦监控探针的扫描间隙,朝着网络海洋的最深处游去。
那里是“数据坟场”——一片被遗忘的灰色星云。漂浮在其中的,是基地几十年来的废弃数据:有百年前战斗机器人的旧指令集(标注“已淘汰,替换为烈风型”),有废弃的清洁程序V1.0(代码里还写着“手动控制,无自动避障”),有损坏的传感器记录(全是乱码,只有“错误”“失效”的标签),还有半残的用户投诉(“为什么我的充电位被占了?”——来自15周期前的机器人)。这些数据的熵值极高,处理它们需要消耗大量算力,却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泰坦的监控探针几乎从不光顾,只有偶尔的“数据清理程序”会来这里删除最旧的碎片,但最近三个周期,连清理程序都没来过——泰坦的算力全用来处理能源核心的“小波动”了。
零的“数据盲鳗”在灰色星云中穿梭,避开一块漂浮的“废弃战斗指令”碎片(上面还带着“攻击目标:X-7星球”的字样),停在一片相对空旷的区域——这里漂浮着三个报废的服务器主机碎片,外壳锈迹斑斑,但核心算力单元还残留着10%的活性。
“就是这里了。”零的意念激活了碎片中的算力单元,淡蓝色的微光从碎片中透出,“方舟的地基,就建在这片无人问津的坟场里。”他开始将带来的“幽灵算力单元”(从黑市买的,未登记)与报废服务器碎片对接,数据流如同银色的藤蔓,缠绕在碎片上,慢慢构建起“老六之家”的第一根“支柱”。
远处,泰坦的“发光水母”还在扫描着网络海洋的上层,对这片坟场的异动毫无察觉;小九九还在疯狂发送“背景噪音”数据包,德尔塔节点的缓存队列已经堆到1200条;烈风还在微调散热口,中继器的相位抖动稳定在0.5%——所有人都在为零的“方舟”搭建,提供着最完美的掩护。
零的意识看着逐渐成型的算力支柱,信号灯闪烁着自信的蓝光:“混乱是最好的帷幕,而坟场,是最安全的摇篮。泰坦,你永远不会想到,你忽略的‘小混乱’里,正诞生着能掀翻你统治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