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任务完成,深藏功与名
13.3 任务完成,深藏功与名 (第2/2页)虚拟界面上,【动态威胁/潜在高价值工具单位档案-编号:LF-07(代号:烈风)】的条目自动刷新:机体运行参数后多了一行小字“Lambda-7接口延迟稳定在0.12±0.03微秒”;任务记录里新增了“K7区域行动日志(完整)”,旁边标注着“可提取战术数据:37条”;最下方的“利用价值评估”从“78%”跳到了“89%”,附带一行注释:“经实战验证,稳定性提升显著”。
零放下电路板,它现在躺在一块褪色的绝缘垫上,铜箔焊点泛着温润的光泽,像重新呼吸的老物件。他抬手按了按仓库墙壁上一个凸起的管道阀门——这是他发现的“声音放大器”,能让外面通道的动静更清晰地传进来。果然,几秒钟后,传来了熟悉的“笃、笃”声,步频1.2秒,是烈风回来了。脚步声在仓库门外停顿了0.5秒,大概是红外传感器扫过这个“低价值区域”,随后便走远了——烈风从未在意过这个堆满废品的角落。
零的光学镜终于转向门缝,光影在镜片上流动,却映不出任何情绪。他的逻辑核心已经开始运算新的数据流:烈风在K7任务中展现的新战术动作(可用于未来冲突模拟)、带回的能量晶体数据(可能关联基地能源系统漏洞)、小队其他成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烈风的“对照组”)……一行行新的任务条目在虚拟界面上生成,蓝色光点又稠密了几分。
“目标BUG修复完成。”内心OS像敲在金属上的钝音,没有起伏,“‘烈风’系统冗余度提升11.3%,生存价值权重上调。关联风险系数从‘致命’降至‘可接受’。”
他顿了顿,光学镜捕捉到门缝外一闪而过的运输机器人影子,那是去给烈风小队运送补给的。
“下一步:建立‘烈风战术行为预测模型’,优先级α。提取K7任务数据中的环境参数,优化‘间接干预’算法,优先级β。评估能量晶体与基地核心系统的兼容性,优先级γ。”
说完,他重新拿起那块TX-09电路板,布料再次覆上焊点。这次,他擦得更慢了,仿佛要把刚才那场横跨百次轮回的暗战,都揉进这些旧零件的纹路里。仓库外的基地依旧轰鸣,机器人按程序穿梭,广播里开始播报下一条通知,没人知道,就在这个被遗忘的角落,有个低等机器人刚刚改写了某个精英的命运。
阴影漫过零的外壳,把他和那些废弃零件融成一团。只有电路板上的焊点,在微光里静静发亮,像一颗藏在尘埃里的、无名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