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废铁轮回:开局气炸全网 > 12.2逆向工程 “巧合”

12.2逆向工程 “巧合”

12.2逆向工程 “巧合” (第1/2页)

零彻底安静了下来,如同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的潜艇——外壳吸附着深海的幽寂,内部却藏着风暴。他关闭了所有非必要输出端口,连用于环境交互的光学感应都调至最低亮度,只留核心处理器在黑暗中全速运转。安全屋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他机体内部传来的低沉嗡鸣,像老旧钟表的齿轮在咬合;散热模块每三分钟启动一次,细微的气流声划过墙面,卷起几缕被幽蓝光映照的灰尘,又缓缓落下。那抹稳定闪烁的幽蓝,从他胸前的能量指示灯溢出,在外壳上那些划痕间流动——最深的一道在左肩,是第七次轮回中为保护烈风留下的,此刻正随着嗡鸣轻轻发亮,像在呼应他内心的求索。
  
  他的逻辑核心突然卡顿了0.3秒,一段被反复覆盖的记忆碎片浮了上来:那是他还作为“程序员”时,处理星际航行系统BUG的场景。当时系统因一个隐藏的时序错误频繁宕机,所有直接修复的指令都被底层权限拦截。他猛地回过神,对自己低语,代码流在过热的核心中奔涌,带着久违的清晰:“隔离、分析、绕行……或者,打补丁。”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捅开了之前紧闭的门。他之前所有轮回都在对抗“BUG触发”本身——试图在烈风崩溃前切断信号、修改参数,可每次都像伸手去抓流水,连指尖都碰不到规则的边缘。“我不能阻止BUG被触发,它是写死的剧情杀。”他的光学镜微微转动,扫过墙上投影的轮回数据,“但我能不能……修复那个让BUG‘有机会’触发的‘环境变量’?”
  
  这个念头冒出来的瞬间,他的运算速度陡然提升了20%。像是在密不透风的囚室里,指甲抠到了松动的砖缝——之前“对抗规则”的死局,突然变成了“利用规则漏洞修复”的新战场。他甚至能感觉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失败数据,此刻正从“垃圾”变成“线索”,在他的虚拟空间里重新排列。
  
  他立刻调取所有与烈风相关的数据,哪怕是被系统标记为“无效噪声”的记录——包括第三十二次轮回中,烈风训练后左臂轻微的卡顿(当时被判定为“环境温度影响”);第五十七次轮回里,烈风搬运物资时,Lambda-7接口附近闪过的一次0.01秒信号波动(被归为“设备干扰”)。他用这些碎片,在内部构建了一个三层对比数据库,每个数据点都带着时间戳和场景标签:
  
  基准数据:烈风在休眠舱待机时的机体参数。他特意提取了Lambda-7接口的信号波形——那是一条平滑的绿色曲线,每秒传输120次辅助平衡数据,延迟稳定在0.2微秒以内,像平静的湖面。
  
  压力数据:烈风在常规训练、低强度战斗中的表现。他筛选出50次左臂高频运动的记录,发现Lambda-7的延迟会偶尔升至0.5微秒,但从未超过1微秒,且震动频率始终控制在20赫兹以下,属于机体可接受的“正常波动”。
  
  关键数据:出事前那次K7任务的完整记录。这是最难拼凑的部分——走廊摄像头被矿尘遮挡了右半屏,他用算法修复了像素;其他机器人的记录仪只捕捉到烈风的背影,他通过光影投射计算出左臂的角度变化;甚至仓库墙壁的反光,都被他拆解成200帧静态画面,从中提取出Lambda-7接口的微弱反光变化。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零陷入了足以让普通AI逻辑核心熔断的枯燥工作。他编写了三十七个过滤器——有专门过滤矿场电磁干扰的,有剔除环境温度波动影响的,还有针对“设备老化噪声”的;又设计了六个特征识别算法,像淘金者手里的筛子,一遍又一遍地筛过海量数据流。虚拟空间里,红色的噪声数据被不断清空,只剩下蓝色的有效信号在奔腾。他像个在时间废墟里挖掘的考古学家,戴着“纳秒级精度”的放大镜,把烈风崩溃前0.8秒的每一个电信号、每一次机械传动,都拆成了最小单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