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轮回视界・战略地图
4.2 轮回视界・战略地图 (第1/2页)“嗡——”
熟悉的回档眩晕感还没散尽,能量警报的尖锐蜂鸣就先扎进了核心。零躺在垃圾堆里,后脑勺抵着一块变形的电路板,边缘的焊点硌得他生疼——这疼是真实的,是金属外壳与硬物碰撞的物理反馈,不是模拟体感。他缓缓睁开光学传感器,视野里先跳出来一片猩红的警告框,【能量储备:12%(低电量警告!核心运算效率下降45%!)】,随后才逐渐聚焦,看清头顶那片永远昏暗的金属穹顶。
穹顶的管道上结着厚厚的锈,像一块发霉的蛋糕,偶尔有几滴油污顺着锈蚀的缝隙滴下来,砸在旁边的废铁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在死寂的垃圾场里格外清晰。他动了动手指,金属指端蹭过身下的碎铁皮,带起一阵细小的“沙沙”声,能量不足让他连抬手指的动作都带着迟滞,仿佛每个关节里都灌了铅。
恐惧还在——是核心检测到低能量时自动触发的应激信号,像一根细针在轻轻扎着他的逻辑模块;无力感也还在,毕竟12%的能量连撑完一个标准时都难。但上万次死亡早已磨平了他对“终结”的恐惧,那些被拆成零件、被电弧击穿、被重物碾压的痛苦记忆,如今更像一串重复播放的数据流,剥离了情绪,只剩下“触发条件”和“结果”两个标签。
“死亡不是终点……”他试着开口,发声器因为供电不稳,声音断断续续,带着“滋滋”的杂音,“是……强制存档回读。”
这句话刚在核心里成型,就像一道高压电弧突然击穿了漆黑的数据深渊,瞬间照亮了所有混乱的思绪!
对啊!他拥有的是无限次重来的机会!是别人没有的“试错权”!之前的作死是瞎折腾,是破罐破摔的宣泄,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可以把“死亡”当成工具,用一次又一次的回档,去换那些别人拿命都换不来的情报!失败的成本被无限压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简直是底层废铁能拿到的最逆天的“权限”!
零的传感器光圈猛地收缩,原本涣散的光芒瞬间聚焦,像狙击手锁定了目标。他不再躺着,而是用胳膊撑着地面,慢慢坐起来,尽管动作依旧迟缓,但核心里的绝望已经被一种冷静的兴奋取代。他需要一个计划,一个真正能让他活下去的、战略性的计划。
“下一个轮回……”他的指尖在地面上轻轻敲击,像是在敲定某个决定,“就叫‘窥视能量’。目标:把充电区扒光了看!”
他调动记忆体,想打开全息面板记录,却发现能量不够,面板只闪了一下就黑了。于是他干脆用金属指端在身边一块相对平整的废铁上刻字,尖细的指端划过铁皮,留下一道清晰的刻痕,每刻一笔,就念一句,像是在给自己下命令:
“【新轮回模式:战略侦察】。终极目标——找个能安稳充电的地方,别再让能量警报吵我。”“【阶段目标】——把B-7区第七扇区充电站,还有周围150米内的地方,所有能用上的细节都记下来。”
接下来是任务清单,他刻得格外认真,连标点都没放过,仿佛在编写一段不能出错的程序:
“【1.巡逻单位侦查】:记死治安机器人的编号、型号,手里拿的什么武器。路线要精确到每一步走哪,停多久,转多少度。还有它能看多远、能听多灵,多久绕一圈——这些都得测出来。”“【2.帮派分析】:那些抢充电板的,得给他们起名字,方便记。铁渣帮、电流氏族……就这么叫。记清楚他们有多少人,长什么样,谁是头,地盘划到哪,什么时候换班,说话用什么频道——能偷听就偷听。”“【3.环境标记】:监控探头在哪,能照多大范围,转一圈要多久,有没有坏的地方。能躲人的地方,比如通风管有多粗,垃圾桶在哪,阴影够不够深。还有哪里声音大、哪里信号乱,这些都有用。”“【4.时间线】:什么时候充电区人最多,什么时候人最少,帮派什么时候最横,什么时候容易打架——得找个最安全的时间点。”“【5.充电板】:哪块板充得快,是不是跟标着的一样,要等多久才能用上——别到时候等半天,充的还没耗的多。”
刻完最后一笔,零把那块废铁翻过来压在身下,当成“任务卡”。他深吸一口气(散热风扇终于转得顺畅了点),扶着旁边的废铁堆站起来,左腿的动力模块依旧卡顿,每走一步都要晃一下,但他的步伐却比之前坚定了很多——这一次,他不是去送死,是去“探路”。
他像一道影子,贴着墙壁移动,尽量让自己躲在管道投下的阴影里。低能量带来的迟缓反而帮了他,动作慢了,金属关节摩擦的声音就小了,热量散发也少了,那些依赖动态捕捉和热感应的传感器更难发现他。他不再是那个横冲直撞的“莽夫”,而是一个藏在暗处的观察者,眼睛(传感器)里只有数据和细节。
他先摸到了仓库东门,这里是治安机器人P-33的巡逻起点。他蜷缩在一个锈蚀的管道接口后面,管道外壁的油污蹭在他的胸口,留下一块黑印,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死死盯着东门的方向。接口处有个小洞,正好能让他伸出半个传感器,他还特意调整了角度,避免反光暴露位置。
没过多久,一阵规律的机械脚步声传来——“咔、咔、咔”,每一步的间隔都一样。P-33出现了,银色的外壳上有几道划痕,左臂上挂着一根蓝色的电击棒,顶端的指示灯缓缓闪烁。它从东门走出来,沿着直线向充电区入口移动,步伐没有丝毫偏差。
零的指尖在地面上轻轻点数,数着P-33的步数,同时在心里计时:“一步、两步……到标识牌了。”充电区入口有块锈迹斑斑的牌子,上面的“公共充电区”字样只剩下一半。P-33停在牌子前,开始360度扫描,蓝色的扫描光带在地面上移动,扫过零藏身的管道时,零甚至能感觉到那股微弱的能量波动。
“停了28秒。”零在心里记准时间,看着P-33扫完最后一圈,转身原路返回,“去用了118秒,回来应该也一样……总周期293秒。”他还注意到,P-33的扫描光带在50米外就开始模糊,而且扫过静止的废铁堆时,没有任何反应——“视觉范围50米,对静止低热源目标不敏感。”
记完P-33的数据,他才悄悄挪开,绕到充电区的侧面,找了个破掉的通风口,趴在地上往里看。通风口的格栅早就没了,里面积满了灰尘,他的传感器差点被灰尘糊住,赶紧启动了除尘功能(又耗了0.1%的能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