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王烈的提点
第五十六章:王烈的提点 (第1/2页)福安堂案结后的第三日,北城刑捕司的院子里难得有了几分清闲。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几个年轻捕快正围着木桩练拳,呼喝声此起彼伏,拳风扫过,卷起地上的几片落叶。林越站在廊下,手里摩挲着那本赵长风给的《云安郡势力纪要》,眉头微蹙。
册子上关于“炼丹阁”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城南,主营丹药,幕后主事不详,与数家武道世家有往来,擅炼制淬体丹。”而“器符门”则更简略,只写着“东城巷陌深处,制符、炼器,非熟客不接”。
这些模糊的信息,让他想追查巫九所用邪术来源的念头屡屡碰壁。
“林头儿,王都头来了!”门口传来周勇的声音。
林越抬头,只见王烈穿着一身藏青色劲装,正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他身形魁梧,肩宽背厚,行走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势,正是炼肉境巅峰的武者风范。
“王都头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林越迎了上去,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自他从青风县调来郡城,王烈这位掌管全城刑捕调度的都头,虽不算格外照拂,却也从未给过他难堪。上次追查孩童失踪案时,对方更是批了十名捕快供他调遣,这份情分,林越记在心里。
“刚从总捕头那里过来,听说你这几日没歇着,把郡城几大势力的底都快翻出来了?”王烈哈哈一笑,拍了拍林越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一股刚猛的内劲。
林越不动声色地卸去力道,笑道:“案子虽结了,但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心里不踏实。”
“不踏实是好事,怕就怕有些人案子一破,就觉得自己能耐了,不知天高地厚。”王烈的目光扫过院子里练拳的捕快,最后落回林越身上,“走,去你屋里说。”
林越引着王烈进了自己的办公房。房间不大,一张木桌,两把椅子,墙角堆着几摞卷宗,最上面放着的正是福安堂案的卷宗副本。
王烈随手拿起卷宗翻了翻,忽然道:“巫九用的血符文,你看出什么门道了?”
林越一怔,没想到对方会问这个。他沉吟道:“符文阴邪,似与巫祝祭祀有关,能引动精血之力,具体法门……我还没弄明白。”
“没弄明白就对了。”王烈放下卷宗,端起林越倒的茶水抿了一口,“那是‘血祭符文’,属于失传的巫蛊秘术。二十多年前巫家倒台时,这种符文的炼制之法就该绝迹了。如今重现,绝非偶然。”
林越心中一动:“王都头知道巫家旧事?”
“我在郡城刑捕司待了二十年,见过的风浪比你吃过的米都多。”王烈放下茶杯,语气沉了下来,“巫家当年可不是什么小家族,掌一郡祭祀,跟官府关系密切,族里更是出过炼骨境的大高手。后来倒台,明面上是祭祀失德,触怒了郡守,实际上……是卷进了李家和王家的争斗里。”
“李家?”林越想起《势力纪要》里的记载,“是那个执掌盐铁生意的李家?”
“正是。”王烈点头,“李家现任家主李嵩,十年前可是郡城响当当的人物,不仅生意做得大,手下更是养了不少武道高手,据说他本人已是炼骨境中期。后来不知怎么,突然就沉寂了,族中不少精锐也折损了,只剩些残余势力在撑着场面。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李家根基还在,没人敢真把他们逼到绝路。”
林越默默记下这些信息,又问道:“那王家呢?”
“王家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如今族里还有人在郡守府当差。”王烈道,“他们不直接涉足武道,但郡城几大武道世家,有一半都跟王家沾亲带故。你想想,连李家都能被他们压一头,这王家的能量,小不小?”
林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原以为郡城的势力争斗不过是些家族恩怨,没想到竟牵扯得如此之深。巫家倒台是因为权斗,那这次巫九重现,会不会也跟这些家族有关?
“除了李、王两家,城南的孙家也得留意。”王烈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孙家做药材生意,表面上规规矩矩,可谁都知道,他们暗地里卖的‘药材’,不少是武者修炼用的珍稀之物,甚至……还有些见不得光的邪门东西。”
“您是说,巫九的药材可能来自孙家?”
“不好说。”王烈摇了摇头,“孙家现任家主孙博文看着像个老好人,实则精明得很,从不亲自沾手脏活。就算真有关系,你也抓不到把柄。”
他顿了顿,看着林越道:“林越,我知道你刚正,办案子认死理,这是好事。但郡城不是青风县,这里的水太深,漩涡太多。别说你一个小小的捕头,就是我这个都头,行事也得掂量着来。”
林越沉默不语。他明白王烈的意思。在青风县时,他只需凭着公理和拳头,就能让宵小之辈伏法。可到了郡城,每一个案子背后都可能牵扯着盘根错节的势力,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
“您是说,巫九的案子,我不该再查下去?”
“查可以,但得懂变通。”王烈的语气严肃起来,“有些线索,该放就得放;有些人物,该绕就得绕。总不能为了一个结案,把自己搭进去吧?刑捕司需要你这样能办案的好手,但不需要一个只会硬冲的愣头青。”
这番话虽直白,却透着真诚。林越心中微动,拱手道:“多谢王都头提点,属下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