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初入郡城刑捕司
第三十一章:初入郡城刑捕司 (第2/2页)周奎讪讪地收回手,心里又惊又怒,脸上却挤出笑容:“好说,好说。林头儿,我先带你去巡捕房看看?”
“有劳。”
跟着周奎走出总捕头室,林越能感觉到背后那道阴鸷的目光一直跟着自己。他知道,这西城巡捕长的位子,从一开始就不会太平。
西城巡捕房在一条窄巷里,是个四合院,院墙斑驳,门口挂着“西城巡捕点”的木牌,字迹都快磨平了。院里乱糟糟的,几个捕快正围着一张桌子赌钱,地上扔着不少酒坛碎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酒气和汗味。
“都给我起来!”周奎大吼一声,那些捕快才不情不愿地放下骰子,抬头看向林越,眼神里的轻视比刑捕司前院的人更甚。
“这是新来的林头儿,以后管西城的事。”周奎介绍道,语气里听不出丝毫尊重。
捕快们稀稀拉拉地拱了拱手,有人甚至还在打哈欠。一个瘦高个捕快吊儿郎当地说:“林头儿?看着比我家侄子还小呢,能镇住场子吗?”
“就是,西城的青皮混混哪个不是人精?没点真本事,怕是连自己都保不住。”另一个矮胖的捕快附和道。
林越没理会这些嘲讽。他知道,跟这些人逞口舌之快没用,得用实打实的本事说话。他径直走到院子中央,目光扫过众人:“我叫林越,从今天起负责西城治安。规矩不多,就三条:第一,按时点卯,不得擅离职守;第二,办案时不得公报私仇,更不能收黑钱;第三,听指挥,令行禁止。”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尤其是最后四个字,掷地有声,让原本嘻嘻哈哈的捕快们都收敛了笑容。
周奎在一旁冷笑,心里等着看林越出洋相——西城的这帮混小子,哪个不是刺头?想让他们听话,没那么容易。
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嚷声,夹杂着女人的哭喊声和男人的怒骂声。
“不好,前面绸缎铺出事了!”一个年轻捕快探头往外看了一眼,连忙喊道。
周奎眼睛一亮,故意看向林越:“林头儿,您看这……”
林越站起身:“去看看。”
他率先走出巡捕房,周奎带着几个捕快慢悠悠地跟在后面,显然是想看看这新来的巡捕长怎么处理麻烦。
绸缎铺就在巷口,此刻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铺子门口,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正揪着一个铁匠的衣领,唾沫横飞地骂着:“李铁头!你他娘的给我赔!我这‘云锦’招牌是苏州名师题的,被你家炭火烫了个窟窿,今天不赔五十两银子,这事没完!”
那铁匠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手里还拎着个铁锤,闻言怒吼道:“张剥皮!你少讹人!明明是你家小子跑到我铁匠铺门口撒野,踢翻了我的炭盆,才溅到你招牌上的,凭什么让我赔?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
两人越吵越凶,眼看就要动手,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却没人敢上前劝架。
张老板是西城有名的刻薄鬼,人称“张剥皮”,平时谁都不敢惹;李铁匠脾气火爆,一身蛮力,也不是好惹的。这两人掐起来,连老资格的周奎都头疼。
周奎站在人群外,抱着胳膊,看向林越的眼神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这案子看似简单,实则棘手,两边都不好得罪,看你怎么收场。
林越却没急着说话。他先是走到绸缎铺门口,仔细看了看那块被烫坏的招牌。招牌是红木做的,上面“云锦”两个字确实苍劲有力,右下角有个铜钱大小的焦黑痕迹,边缘还带着火星烧过的卷边。
然后,他又走到隔壁的铁匠铺,铺门口的地上果然有个翻倒的炭盆,炭灰撒了一地,里面还有几块没烧完的炭火,旁边的石板上有几个新鲜的小脚印,显然是小孩留下的。
“张老板,”林越转过身,看向那个绸缎铺老板,“这招牌上的烫痕,边缘是外焦里浅,像是从外面溅过来的火星烧的,不是直接被炭火烤的,对吗?”
张老板愣了一下,仔细看了看,不情愿地点点头:“是又怎么样?还不是他的炭火烫的?”
“李铁匠,”林越又看向铁匠,“你铺子里的炭盆,平时都放在哪儿?”
李铁匠梗着脖子道:“就放在门口,方便添炭。今天我正打铁呢,突然听见外面吵,出来就看见炭盆翻了,张剥皮揪着我不放!”
“我刚才在铁匠铺门口看到几个小孩的脚印,”林越的目光扫过周围看热闹的人群,“是不是有孩子在这儿打闹?”
人群里有个大妈小声道:“是……刚才看到几个半大孩子在这儿追跑,好像是踢翻了炭盆……”
“听到了吗?”林越看向张老板,“是孩子打闹踢翻了炭盆,才烫坏了你的招牌,不是李铁匠故意的。”
张老板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还是强辩道:“那也是他的炭盆烫的!他不把炭盆放门口,能出这事?”
“炭盆放门口是方便干活,合情合理。”林越不紧不慢地说,“不过,李铁匠,你的炭盆没放稳,确实有疏忽,烫坏了招牌,多少得赔点。”
李铁匠刚想反驳,林越又转向张老板:“张老板,这招牌虽然是名师题的,但只是烫了个小窟窿,修补一下最多花五两银子,你要五十两,未免太过分了。依我看,李铁匠赔你三两银子,这事就算了了,如何?”
三两银子,对李铁匠来说不算多,对张老板来说虽然亏了,但也不算太离谱。两人都愣了愣,显然没想到这新来的巡捕长三言两语就把事情捋清楚了,还给出了这么个公道的方案。
周围的人也纷纷点头:“林头儿说得在理!”“三两银子,不多不少,合适!”
张老板看了看周围的目光,又看了看林越那双平静却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终于悻悻地松了手:“行……就按林头儿说的办!”
李铁匠也没再争辩,从怀里掏出三两碎银子递给张老板,嘟囔道:“算我倒霉!”
一场眼看就要升级的冲突,就这么被林越轻描淡写地解决了。
周围的捕快们都愣住了。他们原本以为林越会和稀泥,或者被张剥皮讹住,没想到他不仅看得仔细,断得还这么公正,连老油条周奎都挑不出错来。
周奎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还有点本事。但他心里不服,冷哼一声,转身就往巡捕房走,路过林越身边时,故意撞了他一下,腰间的佩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哎哟,不好意思,手滑了。”周奎皮笑肉不笑地说,弯腰去捡刀,眼神里满是挑衅。
林越看着他,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往前走。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周奎的刁难,绝不会仅此而已。
处理完绸缎铺的纠纷,林越又带着捕快们在西城转了一圈。从上午到下午,他没歇过脚,一会儿调解邻里吵架,一会儿追查偷鸡摸狗的小贼,处理事情干净利落,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看穿人心,连最挑剔的捕快都挑不出错来。
夕阳西下时,林越才回到巡捕房给安排的住处。那是一间偏僻的小屋,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墙角还有蜘蛛网,但胜在安静。
他倒了杯水,坐在桌前,回想着今天的经历。郡城的复杂远超他的预料,西城的混乱,捕快的轻视,周奎的敌意,还有王烈那看似信任实则考验的眼神……这一切都像一张网,缠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但他没觉得累,反而有种久违的兴奋。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