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穷得只有地的地主
第1章 穷得只有地的地主 (第2/2页)黎薇不以为耻,“阿娘,小弟那瘦的像个麻杆儿,力气一点点,能干个啥。说过多少次了,不是我不想干活,饿得没力气啊。你看看咱家的地,这点儿粟米哪用得着那么多人呀。干活费力气,吃的更多,还不如歇着能省点儿口粮。”
“你个孽障,歪理邪说咋这么多。让你干活,有一堆理由。青山村哪家的娃儿跟你一般,你可是出了名的懒姑娘,顶着这样的名声,以后咋嫁得出去。”
柳美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十多年来对黎薇无数次的棍棒教育没有一点成效,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苦口婆心,都是白费功夫。
小弟黎落听到眼睛一下亮了,“阿娘,三姐说的有理,我也去歇着啦。”
“看吧,咱家还是有明事理的,小弟,走,跟着三姐去玩。”
黎二石走过来,拿过媳妇手里的棍子,黑着个脸,一言不发,黎薇和黎落再也不敢造次,乖乖拿起镰刀割谷穗。
“噗嗤!”爽朗的大笑传来,二姐黎芸幸灾乐祸,“还是欠收拾。”
黎二石很少打孩子,几乎都是柳美花拎着棍子咋咋呼呼,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旦黎二石认真了,兄妹四个谁都躲不过。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腿脚实在是敏捷,指哪儿打哪儿。
一家六口人,除了黎荣,都是细瘦麻杆子,站在一起,就是高矮不一的麻杆。
身上的破烂麻衣呈絮状,裂开的口子又大又长,黑得发亮的皮肤,只有骨架子,无一丝肉肉。
据说,这是青山村村民的标准模样,黎家混在其中一点儿不显得突兀。
出了青山村,方圆百里地没有人烟。邻村在百里开外的柳湾村,是柳美花的娘家。
黎薇在八岁时有幸去过柳湾村,和青山村没有什么不同,一样的贫穷。只胜在人数上,多了上百个标准的细瘦麻杆。
听说最近的大城在千里之外,名叫白城。至于那里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
广袤的土地,荒野荆棘丛生,出门风险太大,除了和邻近的村子互通有无,信息十分闭塞。
通过黎薇的观察,村里的人数不详,每家相隔很远,她曾和村里最长寿的一百六十岁老人打听过,如今是星历3946年,人均寿命一百五。
根据反复梳理的记忆,她觉得很不科学,在这个缺衣少食的环境下,怎么活到那么高龄的。
抛开寿命不谈,贫穷的村子比比皆是,但却是家家占地几千顷,这是祖传下来的,真的是穷的只剩下土地。
黎家就有近两千五百顷地,能耕种的不过二百亩。是黎家祖祖辈辈开垦出来的,黎二石从父辈继承的遗产。
说起来黎家也是不幸的,黎家上一代因意外故去的早,那时候黎二石五十岁,成亲五年,老大黎荣刚出生。
家里有五千顷地,黎三石比黎二石小三岁,爹娘早逝,大姐外嫁,兄弟俩便分家单过。
黎三石家的房子是后来盖的,为了方便种地,在黎薇家西边三里外,也是距离她家最近的邻居。
黎薇时常惆怅万分,当真是穷得只剩下土地的地主啊。想要让土地发挥出价值,首要任务是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