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禁军泣血,只为忠魂买衣穿
第69章禁军泣血,只为忠魂买衣穿 (第2/2页)【他因此被削去兵权,断去一臂,却也为大唐,保住了木家最后的血脉。】
【正是这两位被他放走的“钦犯”,在数十年后,天祐大帝晚年时,再一次力挽狂澜,三造大唐。】
【前人栽因,后人结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看到这里,李世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好,好啊。”他喃喃自语,“总算……总算没有让忠臣之后,再遭屈辱。”
而天幕的视角,也在此刻,缓缓转移。
离开了那座悲伤的元帅府,穿过了重重宫门,最后,停留在了一间灯火通明的御书房内。
年轻的天子叶卫青,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奏报。
奏报上,只有寥寥几个字。
“元帅府,现银,十两八钱。”
叶卫青看着这个数字,久久无言。
良久,他才缓缓抬起头,看向身旁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太监。
“忠贤。”
“奴才在。”
“你说……朕,是不是真的错了?”
叶卫青声音很轻,飘散在空旷的御书房里。
张忠贤站在他身侧,低着头,没有立刻回答。
错了么?
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用完了“白手套”就丢,甚至还要踩上几脚,简直就是狗看狗摇头,纯纯畜生不如。
可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看呢?
张忠贤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看着叶卫青那张写满了疲惫和挣扎的脸。
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陛下,你没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为了这天下,为了这万民,为了这大唐的未来,做出一些牺牲,是必然的。”
“这个道理,是你当初教我的。”
叶卫青闻言,苦笑一声。
是啊,道理他都懂。
“朕知道。”叶卫青闭上眼,“朕只是……有些累了。”
他累了。
这场国运之战,才刚刚开始,他就已经感觉到了心力交瘁。
他要算计的,不仅仅是敌人,还有自己人。
他要牺牲的,不仅仅是棋子,还有……良心。
张忠贤看着他这副模样,心里也不好受。
他走上前,轻轻地为叶卫青揉了揉太阳穴。
“老叶,别想那么多了。”他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木大人他……是个狠人,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肯定想到了会有这个结局。”
“咱们能做的,就是别让他白死。”
“把这个国家,治理好,让他看到一个,他想看到的盛世大唐。”
叶卫青没有说话,只是缓缓睁开了眼。
眼中的迷茫和挣扎,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
是啊。
路,是自己选的。
跪着,也要走完。
……
天幕之外,三个时空的观众,看着御书房里这君臣二人的对话,心情也变得无比复杂。
他们本以为,这位天祐大帝,是个冷血无情的君主。
可现在看来,他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
太极殿内,李世民长叹一声。
“帝王,孤家寡人。”他缓缓开口,“这其中的滋味,只有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才能体会。”
他想起了自己,玄武门之变,手足相残,逼父退位。
哪一桩,哪一件,不是被逼无奈?
为了这李氏江山,他手上,同样沾满了手足血。
“陛下圣明。”房玄龄躬身道,“天祐大帝此举,虽有伤人和,却也是当时唯一的破局之法。”
“是啊。”杜如晦也附和道,“若不牺牲木帅,以平民愤,那刚刚稳定的朝局,必将再次动荡。”
“届时,内忧未平,外患又至,大唐……危矣。”
他们都是顶级的政治家,自然能看懂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只是,懂归懂,心里那道坎,却始终过不去。
一旁的魏征更是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在他看来,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牺牲忠良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