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丽妃
五十一 丽妃 (第1/2页)翌日,皇宫内,永昌帝正与阿罗姯在御花园中赏花。阿罗姯挽着他的手臂:“陛下,臣妾昨日在御书房外,看到周大人从里面出来,脸色不太好,莫不是惹陛下生气了?”
永昌帝笑了笑,语气带着高傲与轻蔑:“朕训了他几句。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败家犬,想让朕花银子,他当好人。”
阿罗姯眼中滑过一丝了然,笑道:“陛下说得对,官员就该替陛下着想,哪能总想着百姓。不过周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只是用错了地方。”
“忠心?”永昌帝嗤笑一声,指尖掐掉一朵开得正盛的牡丹花瓣,“他的忠心,不过是冲着朕给的乌纱帽,冲着能维持他周家的门楣。真要是哪天朕撤了他的职,断了周家的念想,你看他还会不会对着朕说‘为百姓请命’的漂亮话。”
阿罗姯顺着他的话头,声音娇柔如春风:“陛下看得通透,这些官员的心思,哪瞒得过您。不过周大人好歹是您亲手提拔的十二臣,若是太过敲打,怕是会让他害怕,往后不敢替您做事了。”
“害怕?”永昌帝挑眉,揽着她往凉亭走去,“朕要的从来不是他们的‘敢做事’,是他们的‘听话’。周闻瀚有才干,朕便用他;若是他敢不听话,敢替那些贱民忤逆朕,朕有的是办法让他知道,这官能不能做,全在朕的一句话。”
他在凉亭坐下,阿罗姯乖巧地替他斟上茶,听他继续说道:“就像周琸玉,那小子整顿市场确实有一套,能给朕增加税收,朕便让他做市令;可他要是敢学他亲戚周闻瀚,拿着银子去填陇中那无底洞,朕照样能把他贬回商行当学徒。”
阿罗姯提着茶壶的手顿了顿,状似无意地问:“陛下说的周琸玉,就是那个刚上任不久的京师市令?臣妾前几日听宫里的太监说,这位小周大人年纪轻轻,手段却厉害得很,把京师的商户管得服服帖帖。”
“是个会做事的。”永昌帝呷了口茶,语气缓和了些,“就是心思太‘正’,总想着替百姓做事——可惜啊,在这朝堂上,‘正’心思不值钱,能给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才值钱。”
阿罗姯眼底闪现精光,嘴角却挂着娇笑:“陛下说得是。不过臣妾倒觉得,心思‘正’也未必是坏事,至少他不会像有些官员那样,暗地里贪墨。他这是差陛下的调教,等往后他摸清了陛下的心思,说不定能成个有用的人才呢。”
“哦?爱妃也觉得他有用?”永昌帝看向她,眼中带着几分兴味。
“臣妾不懂朝政,只是随口说说。”阿罗姯垂下眼帘,手指轻轻划过鬓角的发丝,“不过臣妾听母家的人说,陇中那边确实苦,若是真能有人把水利修好,不仅百姓能活命,也能少些流民跑到西域,给咱们大垚省不少麻烦。”
永昌帝没接话,指尖在杯沿上反复摩挲,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片刻他才开口:“最近还有没有其他消息?比如蕈鵏国,除了增兵,还有没有别的动作?”
“蕈鵏的二王子最近去了匈奴,似乎是想和匈奴结盟。不过匈奴单于对蕈鵏国不太信任,两人谈了三天,也没达成什么协议。还有,西域的商队最近都在传,陇中流民中有个叫‘李老栓’的,以前是陇中有名的乡绅,现在带着几百流民在边境游荡,不少商户都怕他会领着流民抢商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