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们不回燕京了
第十八章 我们不回燕京了 (第2/2页)“他放弃了整体锻造工艺!改用分段锻造,最后用高频感应焊连接!这个思路,我们怎么就没人想到!”
王教授挥舞着手里的图纸,脸有些发红。
“这直接绕开了我们没有万吨水压机的问题!我们厂的锻锤就能做!这一下全解决了!”
死结。
这两个字,让在场所有技术人员的脑子都响了一下。
下一秒。
整个专家团队都动了起来。
“活塞环的图纸在哪?”
“快,涡轮增压器那部分给我看看!”
“谁拿到冷却系统的图纸了?”
他们冲向车间中央那两个木箱,再也顾不上风度,伸手就去里面拿图纸。
现场立刻变成了一个混乱的讨论会。
“你们看这个!他把所有尺寸都标注了加工余量和公差带,比原厂的图纸还详细!”
“不止!这张冷却系统的管路图,他优化了水泵的叶轮结构,把冷却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五!他是怎么想到的?”
争论声和惊叹声混在一起。
每个人都拿着图纸,贪婪地看着上面的内容。
他们很快发现,陆扬的这些图纸,不是简单的测绘。
他是在彻底弄懂了德国人的设计之后,又根据龙国目前的工业情况,做了大量的优化和简化。
他做的每一处改动,都正好解决了他们这些年想破头也解决不了的难题。
周副部长和李师长看着眼前这番景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愕。
周副部长深吸一口气,他走过人群,来到自始至终都很平静的陆扬面前。
他用一种很严肃的口吻问道:“陆扬同志,我再确认一遍,这些,真的都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陆扬身上。
陆扬点了点头,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讨论一件平常小事。
“在研究豹2和这门火炮的空余时间里,画着玩的。”
他停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我认为,只造出一台样机没有意义。能让我们的工厂批量生产,让我们的战士用得上,才是关键。”
画着玩的。
这几个字,让周副部长和李师长的心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两位领导互相看着对方,脸上的震惊和喜悦再也藏不住。
另一边,专家组经过短暂的讨论,得出了结论。
陈康年总工程师代表所有人,走到了周副部长和谷总师面前。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平稳下来。
“报告首长!根据陆总工提供的这套完整方案,我们经过初步评估……”
他咽了口唾沫,用尽全力喊出了那个结论:“PzH2000自行火炮的全部仿制难题,已经解决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剩下的,只是时间和工作量的问题!我们有信心,一个月内,造出第一台纯国产化的原型车!”
话音落下,全场再次响起一片欢呼。
然而,欢呼声还没停。
王敬之教授和另一位材料学专家林教授,快步走到了谷总师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