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找上门来
第24章 找上门来 (第2/2页)只不过“崔二爷”本人却是十足的悲观主义,革命不成,求神拜佛去了。
孙俊峰本就是个斯文人模样,如今扮演起康有为来,倒是颇有味道,只是广东话确实不怎么会,幸好其中只有几句倒口,学的也快。
至于闫怀理出演的袁世凯,那一口中原土话自然由钟山亲自指导,毕竟他之前所在的大刘庄正是袁世凯老家下面的乡村,脑子里十几年的乡音,教起来驾轻就熟。
跟闫怀理说了半天中原方言,趁着对方喝水的功夫,钟山终于得以休息。
哪知这时一个年轻小伙子又凑了过来,钟山定睛一看,正是刚进人艺两三年的杨立辛。
此时的杨立辛还远不是后来的“贾志国”,排戏时的表演、台词跟一众老戏骨比起来稍显稚嫩。
但他在《法源寺》里饰演的“异禀”原本就是个小和尚,也算是符合年龄。
此刻他捧着剧本迎上来,“钟编剧,有个问题我想请教您一下。”
“什么问题?”
“就是异禀这个角色的倒口问题。”
杨立辛满面红光地说道,“我想跟您谈谈我的理解。”
“第一,异禀这个小和尚会方言,恰恰说明了晚晴民生艰难,一个四川娃儿居然在京城做和尚,恐怕是一路行乞来的啊!想想看,这一路上,他肯定看遍了无数的人间惨剧,这种人物的内心是极为复杂而渴望英雄来改变世界的。”
“第二,燕京法源寺作为城内著名寺庙,往往也有接待各种地方人士的需要,所以小和尚懂方言,相当于翻译,这恰恰说明了当时佛教内部的功利性,为了让香客……”
钟山静静看着杨立辛洋洋洒洒讲出了四五条小和尚会说四川话的原因,有一种前世看着人工智能胡编乱造的美感。
而且这哪是请教啊,这分明是年轻人做了些功课之后,迫不及待地来找自己炫耀一番。
装逼嘛,人类进步的阶梯。
所以他也不打断,只是等杨立辛终于说完了,才摇摇头。
“你这个角色只有一处倒口,很简单,属于情急之下吐露出了家乡话,就是情绪激动的表现,至于倒口的具体方言,其实不重要,你爱说津门话、河北话其实也无所谓,总而言之……”
钟山看着面色尴尬的杨立辛,拍拍他的肩膀。
“你想多了。”
此言一出,站在旁边的闫怀理早已按捺不住,狂笑起来。
杨立辛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僵硬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走了,给几人留下了一个挫败感满分的萧索背影。
不愧是演员,你看这斜方肌演得多好。
原本站在不远处的林钊华见状,也凑过去询问,只是杨立辛此时已经羞惭得不行,哪还敢再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讲给导演听?
不过不用他操心,闫怀理这个坐不住的大嘴巴,不出十分钟就把这个新鲜出炉的笑话讲给了所有人。
所有人都乐开了花,杨立辛反倒不紧张了,也笑起来——反正脸都丢光了,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如是说说闹闹中,剧组在排练厅熬了几天,大伙已经把台词记了个七七八八。
等到周五的时候,林钊华干脆宣布,接下来几天,集中去法源寺采风、体验佛教生活。
大伙儿都挺高兴,眼下去法源寺,还能赏花、晒太阳,对于这一群没日没夜在室内呆着的人来说,几乎算是春游了。
所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着到时候的计划,忽然排练厅的门被人敲响了。
身为小字辈的杨立辛一溜小跑过去开门。
不多时,他转身跑过来,一脸坏笑地高声喊着。
“钟山编剧!外面有位女同志找你!”
钟山原本正跟林钊华聊天,闻言扭头望去,只见大门打开,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露出身形来,眉目间颇为温柔,笑起来还很好看。
只是这笑容却让钟山觉得有些发毛。
正是萧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