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第10章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第2/2页)合上剧本,蓝田野压抑着心中的兴奋。
注意形象!注意形象!
自己好歹是钟山的舅舅,剧本再好,总归是要避避嫌,等大家夸的时候,还得批评他两句……
一边如此思索着,他一边默默观察着其他人的脸色。
此时多数人已经读完,惊讶有之,喜爱有之,欣喜若狂有之,眉头紧锁亦有之……
嗯?
怎么大家的感受差别这么大?
蓝田野原本已经激动地冲上云霄的喜悦心情霎时间降下来不少,疑惑却暗暗滋生起来。
这么好的剧本,大家不应该是齐声赞叹,然后投票排演吗?现在是什么情况。
刁光谭早就读过剧本了,此刻他面无表情看着众人,确认大家都看完之后,他才开口。
“《法源寺》的剧本大家也都看了,都说说看法吧?”
蓝田野正犹豫要不要发言,可不等他张口,已经有人抢先站起来。
“好!好剧本!十足的好剧本!”
说话的人正是坐在蓝田野身旁的于适之。
他此刻红光满面,眼中是掩盖不住的喜欢“这个剧本虽然台词量偏大,但是剧情张力十足,对于历史人物的剖析也很有意思,光看剧本就觉得豪情万丈啊,是个好剧本!”
他眼光扫过众人,口中滔滔不绝。
“咱们不说主要人物谭嗣同,就说这个康有为吧!开头一番慷慨陈词,以圣人自居,中间怒斥袁世凯,到头来总结陈词,还苦口婆心抛出历史留给中国的时间不多了。看起来一副正面人物的模样。
“可是实际上呢,他本来就是鬼魂,所谓三年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更别提见了皇帝他摇尾乞怜,得了官职却又嫌太小,梦想着改变世界却不切实际不务实政,等到事败跑得比谁都快,不仅没有梁启超的羞愧,更没有谭嗣同的勇气。这一正一反,把人物刻画得通透啊!”
一番感言说罢,也有几人频频颔首。
还没等他坐下,旁边一个梳着大背头的方脸男人却撇着嘴、皱着眉,“有这么好吗,我怎么觉得到处都是儿戏?
“你看这里……谭嗣同袁世凯正好好说话,怎么忽然掏出手枪来互射,这什么鬼东西?”
蓝田野望过去,是主抓日常管理的副院长俞民。
于适之本想开口辩驳一番,不远处夏春却开了口。
夏春是主抓演出工作的副院长,他看看俞民,摇摇头。
“儿戏?不是儿戏,布莱希特知道吧?间离效果,是故意设计成这样的,而且设计的很巧妙。”
看到夏春如此解释,蓝田野顿时觉得钟山这次希望大增,哪成想夏春话锋一转,看着众人说道。
“戏是好戏,可我总觉得,这不是我们人艺的戏。”
蓝田野顿时心里咯噔一声。
这句话也是老词儿了,换个意思大概就是“戏不错,但没那味儿”。
夏春强调道,“我觉得咱们人艺还是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哲学,还是要继续实践焦菊隐主任关于心象说的实践……”
夏春一通表态,意思其实就一条:剧本挺好但是不符合人艺的标准。
眼看形势如此,蓝田野咬了咬牙,开了口。
“不管怎么说,这部话剧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嘛!不瞒大家说,这个作者钟山今年才22岁,现在就在咱们单位工作,年少英才啊,应当多鼓励,多——”
一旁的俞民却直截了当打断话头,“——行啦老蓝,都知道那是你外甥,真是举贤不避亲啊?”
蓝田野闻言脸色铁青,俞民却没有住口的意思。
“我是抓日常工作的,说话直接……就这种临时工,能进来是单位照顾!怎么,还嫌照顾不周哇?单位不欠你们的!”
大伙面面相觑,谁也没笑,只觉得老蓝真倒霉。
刁光谭也有些无奈,俞民这话算是连他也喷了。
脾气火爆的副院长俞民对于这种沾亲带故的事情一向反感,大家也都清楚。所以钟山的事情,当初蓝田野也是找的刁光谭帮忙。
话说到最后,眼看无人反驳,俞民才又绕回剧本上。
“咱们叫人艺,就是要人民拥护!我同意老夏说的,要坚持人艺的风格!要我说,别搞这种花花绕绕的东西,《茶馆》多好!《雷雨》多好!”
“而且这剧本全是台词,观众看什么,对口的报纸?毙了吧!”
蓝田野没再开口,只是心里默默想:这话固然不错,可人艺搞了快三十年了,有几个《茶馆》,几个《雷雨》呢?
一旁的于适之低头默不作声,却翻开了剧本,指了其中一句给蓝田野看。
蓝田野差点绷不住笑场。
剧本上面是谭嗣同和袁世凯对质,却发现各说各话无法沟通之后,异口同声的一句“真是天公无语对枯棋。”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原来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俞民说完,刁光谭面色平静不置可否,他扫了众人一眼,“大家讨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