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章 皇帝的思量
第一卷 第18章 皇帝的思量 (第1/2页)虽然心中思绪百转千回,但萧兰玉面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平静。
她放缓脚步,与姜尘并行,状似无意地轻声探问。
“兰玉有一事不解,斗胆请问世子殿下,林家旧案已尘封十余载,乃是父皇亲自审定,不知世子为何突然对此案,如此感兴趣?”
姜尘脚步未停,目光扫过宫墙内的飞檐,语气理所当然。
“我如今既暂代大理寺卿一职,苦主遗孤亲至堂前鸣冤告状,我自然要接案审理,为她主持公道,这有何奇怪?”
萧兰玉闻言深深看了他一眼,沉默片刻,声音压得更低,言语中带着一丝规劝与警示。
“镇北王镇守北境,功勋卓著,天下敬仰,世子您其实大可安心享受这份尊荣,又何必掺和这等惊世骇俗之事,徒惹非议呢?”
她的话语委婉,但暗示已足够明显,安稳当你的富贵世子,不要挑战皇权自找麻烦。
姜尘岂会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
他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回答道。
“公主此言差矣,我个人,其实最是喜欢清静无事,奈何,总有些人不愿让我安生,既如此,我也只好先用我的法子,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这话说得平淡,其中的霸道与威胁却让萧兰玉心中一寒。她轻轻叹了口气。
“望世子,好自为之。”
说话间,已行至档案库附近相对僻静之处。
萧兰玉停下脚步,再次开口,这次是为了她的侍女。
“今日是我侍女秦婉儿无礼冒犯在先,世子既已达成目的,还请将她交还于我,回去后,我定当严加管教,必不轻饶。”
姜尘闻言,目光戏谑地瞥了一眼旁边被军士押着,此时因听着两人对话脸色变得惊愕的秦婉儿。
随即轻笑一声。
“一个小小侍女,竟敢在宫门重地对当朝大理寺卿如此趾高气昂,看来平日欠缺管教,本世子好事做到底,就顺便带回大理寺关上几日,好好学学规矩,也算是替公主管教一番了。”
说罢,他不再给萧兰玉讨要的机会,示意手下押着人,拿着刚刚调取出来的陈旧档案卷宗,转身便朝着宫外走去。
只是,他们是直接打道回府,并未再去大理寺。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救我!”
秦婉儿见状,脸上终于露出彻底的骇然与恐惧,拼命挣扎着回头向萧兰玉求救。
萧兰玉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她深知,此刻再为一个侍女与姜尘冲突,毫无意义,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待姜尘一行人身影消失,萧兰玉立刻转身,步履匆匆地赶往御书房求见皇帝。
御书房内,炎皇萧奇玉见女儿神色有异而来,放下朱笔,淡淡问道。
“有事?”
萧兰玉平复了一下呼吸,将宫门口发生的一切,包括姜尘如何强闯,如何索要档案,如何带走秦婉儿,以及两人之间的对话,尽可能客观地复述了一遍。
萧奇玉听完,面色肉眼可见地阴沉下来,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龙案,沉默了良久,才缓缓开口。
“朕知道了,你方才的处理很对。”
他肯定了女儿顾全大局的隐忍。
“父皇。”
萧兰玉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进言。
“儿臣以为,当初下诏召姜尘入京,或许,并非明智之举。”
她顿了顿,继续道。
“儿臣也曾暗中探听过此人在北境的过往,但北地消息难以详查,只零星听闻,镇北王麾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对此子似乎,颇为信服。”
“这才是最关键的。”
萧奇玉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打断了女儿的话。
他抬起眼,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遥远的北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