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成老鸨:我爆改怡红院 > 第375章 聚民心共助筹备,辩文化北使心服

第375章 聚民心共助筹备,辩文化北使心服

第375章 聚民心共助筹备,辩文化北使心服 (第2/2页)

民心才是最硬的后台,而这份民心,是怡红院用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慢慢攒下来的。
  
  怡红院的青石板路被一阵整齐的马蹄声踏碎。
  
  北徐信使穿着玄色锦袍,腰间系着北徐特有的墨玉无事牌。
  
  他的身后跟着两个随从,停在院门口时。
  
  目光扫过檐角“怡红院”的匾额,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
  
  时念刚在模型区检查完“泉州寒门学堂”的微缩牌匾。
  
  听见通报,便整理了下旗袍领口迎出去。
  
  时念没料到北徐的人来得这么快,而且还选在文盛之会筹备的关键节点。
  
  “时老板,久仰大名。”
  
  北徐信使拱手行礼,语气客气却带着疏离。
  
  “今日前来,一是为提前熟悉南齐文化筹备情况,二是想与您交流下民间文化的真谛。”
  
  说着一行人进入怡红院,越过赏心悦目的风景,几人来到会客厅。
  
  信使示意随从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摞线装的《北徐文钞》。
  
  封面烫金的“民间自发编纂”字样格外醒目。
  
  信使拿起一本递过来,指尖在书页上轻轻划过。
  
  “这是北徐百姓自发收集的民间诗集、杂记,从采写到刻印,未用官府一分银、一粒米,全靠百姓捐物出力。”
  
  “时老板觉得,这样的文化,才算得上民心所向吧?”
  
  这话里的刺再明显不过。
  
  暗讽蓝星文化靠南齐官方扶持,不是真的受百姓认可。
  
  连文盛之会的筹备,都带着“权力干预”的痕迹。
  
  周围的伙计们顿时炸了锅,阿福刚要上前理论,就被时念按住。
  
  她接过《北徐文钞》,目光扫过书页上的百姓签名,笑着道:
  
  “北徐的民间文化确实扎实,不过民心所向,光靠自发还不够,得看这文化能不能让百姓过得更好,您说对吗?”
  
  没等信使反驳,时念转身往书坊走:“使臣随我来,我给您看些东西。”
  
  书坊的案上,正摊着厚厚的民生建议册。
  
  封面是百姓用朱砂画的歪歪扭扭的“谢”字,里面每一页都记着民生诉求与解决结果。
  
  字迹虽潦草,却满是真诚。
  
  “您看,”
  
  时念翻开其中一页,指着“永州书坊赠书记录”。
  
  上面用朱笔标着“每月赠《蓝星故事集》一千二百余本,覆盖永州七个县”。
  
  “蓝星文化确实有官方支持,但更多的是百姓推着它走。”
  
  “若是它不能帮百姓解决粮价、入学的问题,就算有官方扶持,也没人会认。”
  
  信使的目光落在那些红手印、简笔画上,嘴角的从容淡了些,却仍不服气。
  
  “这些不过是局部案例,我国《北徐文钞》覆盖全州,百姓自发传唱,这才是……”
  
  “使臣不如去蒙学班看看?”
  
  时念打断他,语气依旧温和。
  
  “那里的孩子,都是靠蓝星文化才走进学堂的,他们的话,或许比我说的更实在。”
  
  蒙学班就在书坊隔壁,刚走近,就听见诗词的背诵声,清亮得像晨露。
  
  陆襄穿着迷你旗袍,正站在讲台上,领着十几个孩童读《蓝星诗词集》。
  
  黑板上是老秀才写的“读书为明理,明理为民生”。
  
  见时念进来,陆襄连忙停下,领着孩童们行礼。
  
  时念笑着摸了摸前排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的头。
  
  “告诉这位大人,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些诗?”
  
  小姑娘攥着手里的炭笔,声音虽小却带着一点坚定:
  
  “先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就是说我也能像乔先生一样有一番作为!”
  
  “以前我家买不起书,是怡红院送的书,我才能来上学。”
  
  另一个小男孩也举起手:
  
  “我喜欢民惟邦本,先生说这是让当官的多帮百姓,我以后也要当这样的官!”
  
  信使站在门口,看着孩子们眼里的光,看着黑板上“民生”二字,忽然沉默了。
  
  他想起《北徐文钞》里多是风花雪月的诗句。
  
  虽也有民间疾苦的描写,却从未像蓝星文化这样,直接变成百姓能摸到的好处。
  
  平价粮、免费读书、议事区提诉求,这些都是北徐百姓想却没得到的。
  
  “时老板,”
  
  信使转身看向时念,语气里少了几分挑衅,多了几分郑重。
  
  “文盛之会,北徐会带着最扎实的民间文化来,咱们公平较量。”
  
  时念笑着点头:“我期待北徐的展示,也相信南齐的百姓文化,不会让您失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