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学子立誓传文脉,时念三策破世家
第136章 学子立誓传文脉,时念三策破世家 (第2/2页)戏台上的锣鼓声适时响起,流芝扮的卓文君身着素白衣裙。
水袖一翻间露出腕间的红绳,清亮的唱腔刚起,就引得台下一阵喝彩。
散戏时已近深夜,春螺巷的灯笼还亮着。
“念姐,”
王思哲对着时念深深一揖,声音里满是郑重。
“若此事能成,我等定不忘您今日的点拨,往后也定会护着这些书。”
时念笑了,鬓边的素银簪在灯笼下闪着柔和的光。
“好。”
望着学子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阿福凑过来,挠着头道:
“念姐,您真觉得他们能成?”
“那些国子监的老学究,跟世家绑得紧,最是顽固……”
“成不成,不重要。”
时念转身往账房走,“重要的是,他们敢伸手去够——敢为自己想要的争一争,这就够了。”
有些种子,只要埋进土里,哪怕当下不发芽,也总有一天会破土而出。
账房的灯亮到了后半夜。
张珂源抱着一摞账簿进来时,见时念正对着张南齐舆图勾画。
杜元介也紧随其后。
“念姐找我们来,是为了学子联名上书的事?”
乔章林把账簿放在案上,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
杜元介也跟着点头。
“方才听阿福说,您想让各州府的学子都响应?”
“可各州府的书院大多被世家掌控,山长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收了世家的好处,怕是很难呼应盛京这边。”
时念放下笔,指尖落在舆图上的漕运路线。
“所以才要借民间的势,让跟咱们熟络的船商,把《蓝星诗词集》的抄本带到外地去。”
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风:
“盛京的印刷坊不敢印,咱们就让外地的印刷坊印;”
“世家堵在盛京,咱们就把文脉铺到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漕运沿线的城镇、偏远的州县,只要有学子的地方,就该有这些书。”
杜元介抚掌:“妙哉!若是整个南齐的学子都在读蓝星的诗,都在盼着官刻本,国子监再想压制,怕是连陛下都不会答应。”
世家势大,在许多事情上都牵制着皇权。
但碍于他们他们在民间的威望,南齐帝许多时候也颇为顾忌。
时念只要能撬开世家的一个角,南齐帝都不会无动于衷。
“可外地印刷终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乔章林还是有些忧心,指了指案上堆着的空白纸。
“盛京的学子还等着书看呢,总不能一直靠抄录吧?”
时念忽然笑了,弯腰从案下拖出个樟木箱子。
箱子上着铜锁,打开才瞧清楚。
密密麻麻的木质活字模整齐码在里面。
“我早让王掌柜备了这个。”
她拿起个刻着字的活字,在烛光下转了转。
“若实在不行,那这书便咱们自己印。”
乔章林惊得差点碰倒案上的砚台,声音都变了调。
“自己印?这可是……私印书籍在南齐是重罪,一旦被查出来,怡红院就完了!”
时念将活字放回箱中,眼底闪着狡黠的光。
“明面上,咱们在戏台旁的书角摆着纸墨,让学子免费抄录,谁都挑不出错;”
“暗地里,让王掌柜找可靠的人手,在隐蔽的地方里用活字排版印书。”
“印好的书不贴怡红院的标,只让学子们互相传领,谁能查到怡红院头上?”
杜元介这才恍然:
“念姐这是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世家盯着印刷坊,却想不到您早备了活字印刷的后手。”
“不重要。”
时念合上樟木箱子,铜锁扣下时发出清脆的响。
“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想堵是堵不住的,他们断了一条路,咱们就开三条路;”
“他们锁了一扇门,咱们就拆了院墙。”
乔章林望着时念映在烛火里的侧脸,心里啧啧感慨时念的深谋远虑。
她让学子联名上书,是摆上台面的阳谋,逼世家不敢明着打压;
让船商带抄本去外地印,是铺向四方的远虑,让怡红院的下一步不受限制;
而暗地里备着活字自己印,是留好的后手。
三管齐下,看似松散,实则环环相扣,把世家的路堵得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