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秘册惊现藏深意,雅间错撞遇娇娥(修改)
第39章 秘册惊现藏深意,雅间错撞遇娇娥(修改) (第1/2页)鹊中堂雅间内,茶香袅袅。
“方大人,在下实在不解,那些文字与这怡红院,究竟有何关联?”
何鑫智捻着胡须,眉宇间满是疑惑。
他刚从南方调任盛京书院山长,对京城近来的风波尚不甚了解。
方仲文指尖摩挲着青瓷茶盏,并未急着回答,只轻啜一口温茶,旋即抬眸朝身后随从递了个眼色。
随从心领神会,立刻上前,将一只紫檀木盒双手奉上。
何鑫智虽满心不解,仍依着方仲文的示意打开了盒子。
入目是一叠用麻绳装订成册的宣纸,可纸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却让他瞬间皱紧了眉:
“这是……何种文字?”
“此乃英文。”
方仲文唇角微勾,目光落在何鑫智脸上,“何山长可曾见过?”
何鑫智连连摇头,指尖轻轻拂过纸面,语气中满是诧异:
“倒是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文字,像是异族符号。”
说着,他随手翻开第二页,目光骤然一凝。
那些陌生符号旁,竟附有工整的汉文翻译。
而翻译内容,正是前些日子在盛京城中风靡一时的《水调歌头》!
“这、这竟是《水调歌头》的原文?”
他猛地抬头,看向方仲文的眼神里满是震惊。
方仲文缓缓颔首,话锋却陡然一转,落到了怡红院上。
“何山长初来盛京,或许不知,近一月来,这怡红院在京城风头无两,你先前听闻的那些好词,皆出自此处。”
“什么?”
何鑫智惊得僵在原地,眸中满是不可置信。
“方大人此言……当真?”
在他印象中,青楼楚馆多是寻欢作乐之地,怎会有这般惊才绝艳的词作?
“句句属实。”
方仲文指尖轻点桌面,语气笃定。
“这怡红院的东家,名唤时念,你手中册子上的词,皆是她亲手翻译而来。”
“时念……一个女子竟有这般能耐?”
何鑫智喃喃自语,心中仍有疑虑,却又明白方仲文没必要骗他。
他不过是个教书育人的山长,无官无势,实在不值得礼部尚书大费周章设套。
就在这时,楼下舞台传来主持晚晴清亮的声音。
方仲文适时止住话头,朝何鑫智扬了扬眉:
“何山长,多说无益,不如先瞧瞧这怡红院的表演,或许能解你心中疑惑。”
雅间外,丝竹管乐声缓缓响起,熟悉的旋律让何鑫智下意识静了心神。
只见舞台上,婴宁手持团扇,身着素雅衣裙,缓步登台。
她先是朝台下观众盈盈一礼,随即走到提前搭好的窗台边站定。
她的眉眼间瞬间染上一层淡淡的愁绪,手中团扇轻轻摇动,唇边勾起一抹似苦非苦的笑。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霞半日晖,风雨着不透,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锦书送罢蓦回首,无余岁可偷……”
不同于梨园戏的浓腔重调,婴宁的唱腔更似寻常说话般婉转叙述。
何鑫智起初微微蹙眉,可细品词句,却渐渐沉了心。
这词里藏着个人闲愁,藏着命运沉浮。
既有少女对情愫的懵懂,又有对世事无常的轻叹,用词精准,情意饱满,竟是难得的佳作。
古往今来,闺阁才女多爱以词抒情,可这般“唱”出来的词,他还是头一次听。
婴宁的音色偏用气声,朦胧轻柔,搭配着旋律,倒生出一种别样的风情。
何鑫智正暗自点头,却见婴宁眼神微变,唱腔也添了几分清亮,字句落在人心上: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何鑫智背脊猛地一僵,原本平淡的眸子骤然亮起,像是被惊雷劈中一般。
他忘了礼数,兀自起身快步走到雅间窗边,双手撑着窗沿,目光灼灼地盯着舞台上的婴宁。
婴宁连问三声“知否”,初时半虚半实,似是自问。
到后来声调渐缓,竟带了几分释然的轻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