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夜半急症显仁心
第四集:夜半急症显仁心 (第1/2页)山中夜色,浓重如墨。
白日里的虫鸣鸟叫都已歇下,只剩下风吹过药圃叶片发出的沙沙轻响,以及远处深谷里偶尔传来的几声不知名野兽的低嚎。茅屋里,一盏豆大的油灯,是这片黑暗中唯一温暖的光源。
沈沫月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将手中那卷《金匮要略》又翻过一页。上面的字句依旧艰深,“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她低声咀嚼着,试图理解这五行五味与脏腑之间玄妙的关系。
指尖的薄茧摩擦着粗糙的纸页,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她已渐渐习惯了这种触感,也习惯了空气中始终萦绕不散的草药苦香。那些属于尚书府的熏香暖阁、锦衣玉食,仿佛已是前尘旧梦,偶尔忆起,也只余一丝淡淡的、不真切的怅惘。
“咳咳……咳咳咳——”
一阵压抑而剧烈的咳嗽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是从隔壁阿竹的房间传来的。
沈沫月搁下书卷,侧耳细听。那咳嗽声一声紧似一声,带着痰鸣,听起来异常痛苦。她想起阿竹白日里就有些精神不振,搬晒药材时动作也比平日迟缓些,当时只当是春困,未曾在意。
她起身,推开房门。墨仁也已从他的屋里出来,手中提着一盏灯笼,昏黄的光晕照亮了他严肃的面容。
“师父,阿竹他……”
墨仁微微抬手,示意她噤声,已快步走向阿竹的房间。
沈沫月紧随其后。屋内,阿竹蜷缩在床榻上,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胸口剧烈起伏,每一次咳嗽都仿佛要用尽全身力气,小小的身子随之痉挛。他额上布满冷汗,眼神都有些涣散了。
墨仁在榻边坐下,三指搭上阿竹的腕脉,凝神细察。片刻后,他又查看了阿竹的舌苔,舌质红,苔黄腻。
“风热犯肺,痰热壅盛。”墨仁沉声道,眉头微蹙,“日间劳累,邪气入里化热,来势甚急。”
他迅速起身,对沈沫月道:“沫月,你随我来。取麻黄三钱,杏仁三钱,生石膏一两,甘草两钱,再加金银花五钱,连翘五钱,鱼腥草五钱。速去!”
“是,师父!”沈沫月心头一紧,不敢怠慢,立刻跟着墨仁来到药房。
深更半夜,药房里更是漆黑一片。墨仁将灯笼挂在壁钩上,昏惑的光线在密密麻麻的药柜抽屉上投下摇曳的影子。平日里熟悉的药名,在此刻竟显得有些模糊难辨。
沈沫月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依着墨仁的口述,脑中飞快地回忆着每一味药的位置和性状。
“麻黄……”她踮起脚,拉开左上角一个抽屉,那股熟悉的辛散气味扑面而来。她取过戥秤,手指因紧张而微凉,却极力保持平稳,称出三钱。黄麻的草茎细碎,她小心倒入备好的桑皮纸上,不敢洒落分毫。
“杏仁……”在中间偏右的抽屉。她抓出几粒,指尖能感受到其温润油脂之感,称量,包好。
“生石膏一两。”她走到药柜最下层,拉开沉重的抽屉。生石膏块大质坚,她取出一块,用铜秤小心称量。一两的分量不轻,她想起上次师父的赞许,手法愈发沉稳,将称好的石膏块轻轻放入药包,未使其碎裂。
“甘草……金银花……连翘……鱼腥草……”她口中低声重复着药名,手脚麻利地在药柜间穿梭。灯笼的光线将她忙碌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放大,晃动,竟有几分平日里没有的利落与专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