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就是我们起事的最好时机!
第22章 这就是我们起事的最好时机! (第1/2页)“机会?”
朱标更加困惑,“学生身陷囹圄,与此番恩科有何关系?何来机会可言?”
“关系大了!”
叶凡猛地坐直身体,声音也压低了些,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你想想,此次恩科,乃是大明首届!”
“天下瞩目,意义何其重大!”
“主持此事的总监官,人选至关重要!”
“你猜,以你父皇那喜欢权衡,惯用权术的性子,他会让谁来当这个恩科总监?”
朱标蹙眉思索:“或…或是刘伯温?”
“他乃浙东大儒,文坛领袖,德高望重……”
“错!”
叶凡打断他,斩钉截铁,“绝不会是刘伯温!此人必是李善长!”
“李善长?”
朱标愕然,“韩国公虽位高权重,但…并非以学问著称……”
“正因为他不以学问著称,甚至……”
“我若没记错,当年元廷科举,咱们这位位极人臣的韩国公,可是连进士都没考上的吧?”
朱标一愣,这个他倒未曾留意。
叶凡继续道:“让你父皇任命一个连进士都没考上的人,来做这大明首届恩科的总监官,总管天下学子进退之事!”
“你想想,这背后是什么意思?”
他不等朱标回答,便自问自答,语气犀利!
“其一,这是对天下学子的一种无声的激励!”
“瞧见没?当年考不上进士的李善长,如今照样是当朝丞相,位极人臣!”
“其二!”
“这更是对你父皇对李善长本人,一种极其隐晦,却又极其深刻的…羞辱和打压!”
“将他捧到那个位置上去,让全天下读书人都看着,看着这个并无多少真才实学,只因跟对了人而身居高位的人,来掌管他们的命运!”
“这比任何直接的训斥和惩罚,都更让李善长如坐针毡!”
“你父皇这是在用天下人的眼光,时时刻刻地提醒他——”
“你这丞相之位是怎么来的!”
“离了咱朱元璋,你什么都不是!”
诏狱通道的阴影里,原本只是静静听着的朱元璋,面色骤然一凝!
瞳孔微微收缩!
当时决定让李善长总监恩科,他想的更多的只是借机看看淮西勋贵们的反应,并未想得如此深入。
此刻被叶凡这般血淋淋地剖析开来,他才猛然惊觉——
自己下意识做出的这个决定,其背后竟真的藏着如此刻薄而精准的帝王心术!
这小子…竟将他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仿佛比他本人还要了解他自己!
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再次悄然爬上朱元璋的心头。
而诏狱内的朱标,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叶凡对父皇心思的剖析让他深感震撼,但他眉宇间的困惑仍未散去。
“老师所言,学生似懂非懂。”
“陛下借此敲打韩国公,打压淮西气焰,学生明白了。”
“可这…这与学生有何干系?”
“又如何能说是学生的机会?”
“别急,听我慢慢跟你说。”
叶凡摆了摆手,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你想想,如今淮西那帮老杀才,年轻力壮,能征惯战的,如蓝玉、常茂他们,大多在外统军。”
“但还有一批,是跟着你父皇起家,如今上了岁数,打不动仗了,或是身上旧伤太多的,陛下会如何安置他们?”
朱标沉吟道:“父皇念旧,通常会予其闲职厚禄,在京中荣养。”
“没错!”
叶凡一拍大腿。
“这些闲职,大多分布在五军都督府挂个虚衔,或是…在六部之中,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其中,工部、将作监这些负责工程营造,器械打造的衙门里,可就塞了不少这样的老勋贵!”
“殿下,你来说说,朝廷各部之中,哪个衙门,哪个职位,最容易贪墨,且最不容易被察觉?”
朱标仔细思索,谨慎答道:“学生以为…或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手指缝里漏一点便是巨万。”
“或是工部,但凡兴土木、造器械,其中油水丰厚,账目也容易做手脚……”
“错!”
叶凡再次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
“大错特错!”
“最容易贪,且最难查的,是军队!”
“是那些掌管军需后勤,士兵粮饷的职位!”
“啊?”
朱标愕然。
叶凡冷笑道:“户部、工部的账,再难查,总有账可查,有迹可循。”
“可军队里呢?”
“若是有人想吃空饷,虚报个几百上千名额,每月银饷便轻松落入私囊!”
“若是有人想贪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战场上死无对证,报多少,吞多少,简直轻而易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