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咱是皇帝,咱绝不认错!
第11章 咱是皇帝,咱绝不认错! (第2/2页)“岂不是浪费其才,寒了人心?”
“妹子,你听咱说。”
朱元璋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又变回了那个运筹帷幄的开国帝王。
“其一,咱是想再看看,标儿到底能从这小子身上,学到多少真东西!”
“咱想看看,咱的标儿,究竟能被他磨砺成什么样子!”
“这比立刻放他出来更重要!!”
“其二,”
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深沉的算计。
“现在放他出来,绝非时机!”
“这样的人,是柄绝世宝刀,但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可定乾坤,用不好,反伤其主。”
“咱得给他找个最适合的刀鞘,也得让握刀的人,先学会怎么用!”
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剖析着朝堂:
“淮西那帮老兄弟,徐达、汤和、常遇春留下的那些部将,包括蓝玉那小子,是骄横,是跋扈,动不动就敢跟咱甩脸子!”
“但他们大多直肠子,有啥说啥,空有一身蛮力,脑子里的弯弯绕不多!”
“可浙东那帮人呢?”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忌惮。
“刘伯温、宋濂他们,一肚子学问,也一肚子算计!”
“表面上恭顺,背地里的心思,九曲十八弯!”
“咱有时候都摸不透他们到底想什么!”
“这帮文人,狠起来,比刀片子还厉害!!”
马皇后静静地听着,眼神闪烁,似乎渐渐摸到了丈夫的思绪。
朱元璋猛地一挥手,仿佛下了决断:“而这叶凡!他不一样!”
“他出身微末,与淮西那帮老勋贵素有旧怨,又绝非浙东清流一路!”
“他有着不输文臣的谋略见识,却又带着一股子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狠辣和直接!”
“他是最好的人选!”
“是咱用来平衡朝堂,甚至…制衡那两方的最佳人选!!”
听到这里,马皇后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朱元璋,语气带着一丝了然和些许不忍。
“重八…你的意思是,要将浙东集团和淮西勋贵之间的矛盾,乃至他们未来可能对皇权产生的威胁,都转嫁到这叶凡的身上?”
“让他去冲锋陷阵,让他去吸引注意,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没错!哈哈哈!知咱者,妹子也!”
朱元璋抚掌大笑,脸上露出一种棋手找到关键棋子的兴奋。
“就得这样!”
“只有这样,这把刀才会更加锋利,也才会更加…依赖于握刀之人!”
“标儿将来用他,才能用得顺手,用得放心!”
“而叶凡,他要想在朝堂立足,要想实现他的抱负,他就不得不紧紧依靠标儿!”
“否则,他只会被那两股势力撕碎!”
“如此一来,标儿既用了他的才,又不会过分受他影响,反而能借此牢牢掌控他!”
马皇后看着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权谋算计,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白了他一眼。
“你呀…这点心思,全用在琢磨这些上面了。”
“只是……苦了那孩子了。”
她顿了顿,转而问道:“不过话说回来,既然你觉得这叶凡说的封王之弊,确有道理,那你打算怎么办?”
“难道真要……取消分封诸王?”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眼神骤然变得冷硬如铁,腰板挺得笔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沉声道:
“不!咱不会取消!”
“咱更不会承认咱错了!”
开什么玩笑!
他朱元璋金口玉言,更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为了这分封之策,不惜摔死御史,严惩太子!
若是此刻反悔,岂不是自打嘴巴?
帝王的威严何在?
天子的威信何存?
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挑战他已然做出的决定!
尤其是他自己!
他略一停顿,语气稍稍缓和,却带着一种更深沉的固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宽宥。
“至少在咱这一朝,绝不会取消!”
马皇后是何等聪慧之人,立刻听出了这话外的弦音——
至少在“咱这一朝”不会取消。
那……
若是标儿那一朝呢?
若是标儿“造、反”成功,顺利继位呢?
那时他若想取消,自然便可取消!
既全了国策,又保全了老子和儿子各自的颜面。
她深深看了朱元璋一眼,没有再追问下去。
有些话,点到即止,彼此心照不宣便是。
她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
朱元璋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见她起身,疑惑道:“妹子,你这就要走?饭还没吃完呢?”
马皇后理了理衣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更改的决意。
“你不是打定主意,不打算取消分封之策了么?”
“过些时日,秦王、晋王、燕王他们,也该就藩离京了吧?”
“这一去,山高路远,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我去看看他们,看看我的儿子们。”
说罢,不再多看朱元璋一眼,转身便带着宫女离开了坤宁宫。
朱元璋独自坐在餐桌前,看着满桌的菜肴,又看了看妻子离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只是那眼神,变得愈发深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