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进入战时生产,100毫米重型高射炮
第一卷 第36章 进入战时生产,100毫米重型高射炮 (第2/2页)里面还有一份合金钢的工艺图,用这个合金钢造炮管。
你们复制一份后立刻送到抚顺特钢和鞍钢。”
50BA合金钢虽然性能不错,但终究只是40年代的合金钢材,其屈服强度仅有490兆帕左右。
而他现在给的这份合金钢则是苏熊在50年代研制的中碳低合金调质钢,包含了碳、铬、镍、钼、钒等化学成分。
这种新式合金钢的屈服强度也提升到了大约680兆帕左右。
相较于490兆帕的50BA合金钢有了较大的提升。
这对于火炮性能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而他选择制造的高射炮一共有两个型号,而且全都是苏熊的高射炮。
分别是57毫米口径的C-60高射炮以及100毫米口径的KS-19重型高射炮。
这两门高射炮各自的用途也不一样。
5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重量4.7吨、最大射高8.8公里、射速80发每分钟。
重量相对较轻、射速快,主要用来对付5000米以下的中小型战机。
也可以为部队提供野战防空的能力。
而100毫米口径的重型高射炮其性能自然是不用多说,非常的强悍,主要用来对付万米高空上的大型轰炸机。
不过由于它的重量接近10吨,这对于交通道路情况糟糕的龙国和半岛来说移动起来都非常困难,所以只能用于要地防空。
也正是如此,他把57毫米的中口径高射炮搬了出来,和100毫米重型高射炮形成高低搭配。
沈重厂的任务就是把这两门高射炮的炮管给锻造出来。
而52厂则是负责制造炮架等部件,等炮管到了之后就可以直接组装。
其实这台1200吨的自由锻造水压机放在52厂是最好的,这样就可以形成闭环制造。
不过沈重本来就缺乏水压机,想要制造大型机床可离不开这台1200吨公称压力的水压机。
只能等以后沈重具备水压机生产能力的时候再说了。
秦风之所以这么着急回来主要有两件事情。
主要的事情就是接下来东北的兵工厂都要进行产能扩充。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在和苏熊接触,打算从苏熊大量进口设备用于扩张各大兵工厂。
这件事情不用他们东北兵工局操心。
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等设备拉过来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让机器运转起来。
李局长在见到秦风后,便热情的让他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他也端着一杯茶走了过来坐下。
“秦风,你这段时间去下面的兵工厂走了一圈,不知道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搞得怎么样了?”
两参一改三结合可是获得了中央高度重视的,在51厂、626厂等重要兵工厂进行试点实行,李局长对此当然非常重视了。
秦风二话不说就从公文包当中掏出了自己所写的总结报告,递到了他的面前。
“局长,试点的情况我都进行总结,全都在这里了。”
在沈重的这段时间,他已经把51厂、626厂送上来的总结报告都进行汇总,并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了这份成绩,这个管理模式肯定能够在全国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