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 利用洋人的特权。
第 93 章 利用洋人的特权。 (第1/2页)眼看日本人山田非但没唬住人,反而像个小丑一样被中尉吓得不敢说话,车旁聚集的英、法、德、美四国洋行代表们交换了一个混合着鄙夷与不屑的眼神。
现在,该真正的“硬通货”上场了。
德国穆勒洋行的施密特走在最前,笔挺的黑色西装熨得没有一丝褶皱。
他单手托着皮质文件袋,另一只手将烫金证件和货物清单递向中尉,并对他说:“中尉先生,我是德意志国穆勒洋行驻上海的代表——施密特,这是我的身份证明和授权文件。”
“车上是洛阳电厂急需的涡轮机配件,每一件都标注了型号与用途,证件与报关单齐全。”他的中文带着生硬的顿挫,但却字字透着不容置疑的强硬态度。
英、法、美三国代表紧随其后,纷纷将身份证明出示在中尉面前。
英国洋行代表布朗的英伦腔带着惯有的傲慢,缓缓说道:“我们都是受洛阳商户委托来运送货物的,这批民用设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否则,耽误一天就要损失数千大洋。”
法国洋行代表则晃了晃手里的海关放行单,不耐烦的说:“你们的封锁令我们看过,但我们洋行并不在管制范围内——这是南京商务部通告的原文。”
这四个洋人七嘴八舌,却表达了同一个态度,强大的压力瞬间让中尉喘不过来气。
这时,烦躁的中尉,额头已经开始渗汗。
他看着面前这一堆证件,眉头拧成了疙瘩。
无奈的收起枪后,他斜眼看向了帆布蒙得严严实实的车厢,坚持己见的说:“现在是军事封锁期!不管你们拉的是什么设备,不管你们是哪个洋行的,现在都得回去,等解封了再来。”
他刻意拔高了声音,试图用不是太足的气势来吓住这些洋人。
然而,洋人们的态度却异常的强硬。
一个个做出夸张的表情,愤怒的用鸟语咆哮着,仿佛中尉触犯了某种不可亵渎的准则一样。
法国人雅克·杜邦的拿掉嘴里叼着的烟斗,不耐烦的叫嚷着:“回去?天呐!中尉先生,你在和我们开玩笑吗?我们与洛阳电厂、工矿部门签订了严格的商业合同!”
“规定的时间就是铁律!设备必须在十日内运抵安装!迟延一天,我们就要向买家支付巨额违约金!”
“如果你或者你背后的南京政府,可以支付这笔违约金的话,我们马上就退回去!”
话音刚落,施密特立刻用冷冰冰的语气补充道:“不仅仅是地方违约金!中尉先生!根据《德意志国与中华民国通商条约补充条款》第九项,因你们政府机构不当阻挠造成我方商业损失,我们领事馆有权直接向贵国外交部发出正式抗议,并要求贵国政府承担我方因此产生的——包括十倍违约金在内的——所有直接与连带损失!”
他强调着“十倍违约金”、“领事馆”、“外交部抗议”这些字眼,每一个词都让中尉的心情更加沉重。
“是的!阻拦我们合法合规的商业运输行为,就是对我国在华侨民利益的侵害!”英国代表汤姆的声音带着伦敦腔说道。
“我们同样会向南京提交正式抗议照会!并要求你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赔偿后果!这不是你一句‘封锁时期’就能搪塞的!”
洋人们几乎同时掏出了更多的“武器”——泛黄的通商条约副本、盖着领事馆钢印的保护条款文件、印着巨大赔偿金额数字(当然是夸张后的)的采购文件……一沓沓纸张几乎要拍到中尉的脸上。
领事抗议、加倍赔偿、十倍违约金……这些陌生而又犀利的词语,不断冲击着这位年轻中尉的心理防线。
“领事抗议”……“外交部抗议”……“赔偿损失”……
他是一名刚从军校毕业没两年的年轻军官,他哪懂的这些?哪跟这么多洋人打过交道。
如果不是刚才山田太过咄咄逼人,年轻气盛的他,也不会掏枪啊。
中尉的脸色由紧张的铁青,转变为一阵难堪的通红。
他的身体僵直,握着枪的手指骨节发白。
他忽然想起了,以前在南京上学时听说过一件事。
据说,有一次士兵因查检走私行为与外国商人发生了冲突。
外国方面态度顽横,丝毫不顾本国商人是否违法(其实,在检查过程中,士兵已经检查出外国商人的走私证据)。
径直找到南京外交部,要求南京方面对此事道歉。
没有办法,常老板又不愿意得罪洋人。
在列强的压力下对外国人进行道歉,并赔偿了很多钱作为“冒犯”外国商人的补偿。
从那以后,经常有教官告诉他们:“凡是涉及洋人的事情,一律给我小心!谨慎!宁可放过,不能招惹!谁要是捅了洋人的篓子,长官都不一定能保住你!”
在这个屈辱的年代,每次和洋人发生冲突,不管己方有理没理,最后倒霉的,往往是中尉这些小卒。
一想到这里,中尉也无法再坚持自己的原则了。
毕竟,真要把电话打到长官那里,也许只能换来一顿骂。
可是,心中的自尊心和军人的责任,让他又不甘心就这么放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