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白俄中校——柯罗夫。
第 39 章 白俄中校——柯罗夫。 (第1/2页)1929年5月27日,东北军派出军警搜查俄人驻哈尔滨使馆、逮捕俄人驻哈总领事。
同时,封闭了中东铁路俄人职工会,并强迫中东路俄人方面的正、副局长停职。
这个消息一传出,待在东北躲避清算的白俄人仿佛过年一般,高兴的又跳又唱的。
这些人当中,也包括柯罗夫中校。
柯罗夫中校,原名——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科罗列夫。
沙俄陆军中校,原隶属于沙俄第12西伯利亚步兵师第36步兵团。
曾任营级指挥官,革命后追随白军将领亚历山大・高尔察克,任“远东白军临时集群”机枪营营长。
1920年高尔察克政权崩溃后,率残部退入中国东北中东铁路沿线。
为便于与中方沟通,自取中文别名“柯罗夫”。
幸好,当时的张大帅对红俄一直抱有戒心。
而对白俄,采取“利用”态度。
于是,就允许白俄人留在东北,并招募白俄人组建“白俄骑兵旅”、“迫击炮营”等部队,允许其在铁路沿线定居。
除了张大帅之外,东北的其他将领也喜欢接纳这些有实战经验的白俄士兵。
这当中,尤其是狗肉将军下面,更是有整建制的白俄部队。
柯罗夫中校和其他白俄人一样,都在东北过着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
并且,生怕哪天会被驱逐,再次遭到清算。
当得知俄人被驱赶后,柯罗夫中校心中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跟俄人有血海深仇的他们,得知对方终于被赶走了,这让他感到无比畅快。
听到手下人的汇报,柯罗夫中校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这张少将军的手腕,可比张大帅要硬多了!”
脸上兴奋的笑容,充满了对张少将军的赞赏和钦佩。
“用中国人的古话来说:还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柯罗夫中校感慨道,“我原本以为张大帅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是啊,长官!”手下人附和道,“我今天还听说,张景惠将军不仅下令驱赶俄人,还封闭了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等地的俄人领事馆!”
这个消息让柯罗夫中校更加兴奋,他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来大喊道:“好!干得漂亮!”
站在屋内的其他白俄军官们,也被柯罗夫中校的情绪所感染,纷纷大笑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有一名白俄中尉突然面露难色,犹豫了一下后说道:“长官,那……我们还要走吗?”
他的问题让房间里的笑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柯罗夫中校冷笑了一下,似乎对这名中尉的问题有些不满。
他瞪了那名中尉一眼,然后果断地说道:“走什么走!不走了!”
他的决定让其他军官们有些惊讶,但柯罗夫中校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思考。
紧接着,便说出了自己对目前形势的分析:“这里肯定要打起来的,到时候,张少将军肯定用得上咱们!”
柯罗夫中校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他的目光变得异常狂热,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他声音激昂地说道:“我可是知道这位张少将军的,他花起钱来可是挥金如土!”
“如果我们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能够展现出我们的价值和能力,证明我们比他的部队战斗力更强,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赚到足够的钱来养活我们的家人!”
随即,人群中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咱们到哪里不是卖命呢?何必非要跑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去呢?”
另一个人也附和道:“是啊,我们又怎么知道,米哈伊尔上校所说的情况是不是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