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偶然的必然
第556章偶然的必然 (第2/2页)以前公差大,凑合也能用,现在上了新设备,要求高了,问题就全暴露出来了!”
他又指着旁边一堆明显是旧标准生产的零件说:“您看,那是他们之前按老标准做的库存,跟新标准的件混在一起,尺寸对不上,根本装不上去,也堆在这里成了废料!
光是清理这种混乱造成的浪费,就不是个小数目!”
一旁技术员也鼓起勇气补充道:
“陈书记,我们…我们之前也内部反映过工艺不稳定的问题,希望能集中培训、统一工艺…但赵主任说,要先保障‘冲锋’的势头,不能停下来…”
所有的问题,像一块块拼图,最终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图像: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质量事故,而是长期以来重进度、轻质量;
重命令、轻科学;
重形式、轻实效的管理思想所必然结出的结果。
陈朝阳的到来,只是恰好成为了戳破这个脓包的契机。
陈朝阳的目光缓缓转向面如死灰的赵喜奎:“喜奎同志,现在,你明白了吗?
你的‘战场作风’,你的‘边打边冲’,带来的不是胜利,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是前线战士可能付出的血的代价。
你口口声声为了任务,实际是在最根本上破坏任务!
这,就是科学规律对我们蛮干行为的惩罚!”
铁证如山,众口铄金。
赵喜奎看着那堆报废的零件,听着兄弟车间的抱怨和自己下属的证言,他赖以自豪的信念堡垒,在这一刻被明显动摇。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剩下无地自容的羞愧和巨大的茫然。
铁一般的事实,兜头浇在赵喜奎身上。
他看着那批他催促着“边生产边解决”而赶制出来的问题零件,看着上面刺眼的磨损痕迹,脸色变得惨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朝阳看着这位深受触动、信念几乎崩塌的老兵,心中亦是复杂。
他拍了拍赵喜奎宽厚却微微颤抖的肩膀,目光深沉。
这些从战火中走出的同志,他太了解不过了。
他们赤胆忠心,纪律严明,是守护江山的中流砥柱。
可战场与车间,终究是两个世界。
指挥冲锋与领导生产,需要的不仅是铁血的意志,更需要对科学规律的敬畏和对群众智慧的信任。
“喜奎同志,”他的声音沉稳,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你对工厂的忠诚,你付出的心血汗水,组织上都看得清清楚楚,也记在心里。
你是个好兵,一个能把后背托付给你的好战友。”
他话锋微转,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但是,一个好兵未必能立刻成为一个好的车间主任。
在战场上,你需要的是决断,是冲锋,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可在车间里,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是严谨,是差之一丝谬以千里的科学精神,是激发每个人聪明才智的民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