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油脉
第538章油脉 (第2/2页)陈朝阳示意李赤水给客人倒茶,李赤水动作麻利,悄无声息地将茶杯放在王处长手边,然后退到一旁,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要点。
王汉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方才回答:“朝阳书记,您之前通过华东局和部里沟通,希望加强汉东,特别是苏北地区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部里非常重视。
只是……目前人力物力主要集中在大西北和东北,对于苏北这种传统认为的贫油区,投入恐怕……”
陈朝阳理解点头,他拿出一份精心准备的报告。
“汉卿同志,我明白国家的困难。
我们地方不能光伸手向上要,也要主动作为。
这是我们整理的一些资料和分析。”
他翻开报告,指着上面的图表和数据:“你看,这是我们对苏北地区,特别是江都、高邮一带地质构造的初步分析。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一些油田的地质资料,发现苏北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具备生油、储油的条件。
虽然希望渺茫,但万一有所发现,对于缓解华东地区,乃至支援朝鲜前线的能源压力,意义重大,总归要碰碰运气嘛。”
他刻意强调“支援前线”,这是当前最能打动人的理由。
李赤水在一旁快速记录,偶尔抬起眼,目光扫过墙上地图江都的位置,又落在陈朝阳自信而坚定的侧脸上。
他隐约感觉到,陈书记对那片区域的重视,绝非一般的“碰碰运气”。
王汉卿推了推眼镜,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审阅着陈朝阳递给他的那份《苏北地区潜在油气资源初步地质分析报告》。
报告封面上很新,像是刚印制不久。
起初,他的表情充满审慎,甚至带有一丝出于专业知识的怀疑。
毕竟,主流观点认为我国东部贫油,富集区在西北。
但随着他一页页翻下去,眉头逐渐舒展开,眼神里透露出惊讶和深思。
“陈书记,这份报告……”王汉卿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不可思议,
“里面的数据和类比,非常……有启发性。”
陈朝阳知道火候已到,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开始他的“论证”。
“汉卿同志,请看。
我们并非凭空臆测。
这份报告的核心,在于大地构造的类比。”
陈朝阳的笔尖先在地图上虚画了一个圈,将整个苏北区域圈定,
“你看苏北盆地的整体构造格局,它是一个在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陆内裂陷盆地。
关键是,这里——”他的笔尖用力点了几个点,示意那些推断出的断层线,
“发育了一系列控制凹陷和隆起的同生断层。
这种构造样式,与美著名的东德克萨斯油田,在早期勘探阶段揭示的构造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
那里同样是断层控制油气聚集,最终形成了绵延百里的巨型油田。”
王汉卿的目光紧紧跟着陈朝阳的笔尖,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地质专家,他立刻意识到了这种类比的分量。
东德克萨斯油田是世界级的发现,其地质模式被无数专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