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本宫不批红,只发笔
第93章 本宫不批红,只发笔 (第2/2页)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重写?
这可是承载了三百一十七道英魂意志、引动了先祖之钟共鸣的天地契约,岂是你说重写就重写的?
这简直是荒唐至极的孩童之语!
仙帝微眯的双眸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没有出声阻拦。
在他看来,这或许只是这个小女儿最后的、孩子气的胡闹。
玉符已成,灵性自生,岂是凡笔所能撼动?
让她试试,碰壁之后,自然知难而退。
然而,下一刻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位执掌仙庭亿万年的帝君,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错愕。
林亦提着那支朴实无华的竹管笔,随意地在阿芜递来的幽紫墨碟中蘸了蘸,随即,笔尖轻轻落在了玉符光洁的表面。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法则的轰鸣。
当笔尖触及玉符的刹那,整块玉符竟泛起一层柔和如水的涟漪,仿佛一位干渴的旅人终于等到了甘泉,主动而贪婪地回应着她的书写。
她写的并非什么繁复的誓言条款,而是一行简单、却足以颠覆整个大衍仙朝根基的文字:
《百人共听录》第一条:“言可载道,字可定契,凡开口者,皆有执笔之权。”
每一个字落下,玉符便主动吸收一分墨迹。
那幽紫的墨迹在玉符内部不再是流淌的线条,而是直接化作了金色的法则丝线,向着四面八方蔓延,瞬息之间,便精准地连通了所有被墨线指向之人的心神。
阿芜的动作快如闪电,几乎在林亦落笔的同时,她袖袍一挥,三百一十七张闪烁着微光的特制符纸便如蝴蝶般飞出,铺满了她面前的空地。
这些符纸,是她连夜不眠不休,用通冥灯燃烧后的灰烬,混以林亦提供的空间纤维编织而成,每一张纸上,都预先刻录了那三百一十七道英魂之一的魂印锚点。
“陆大人!”阿芜低喝一声。
陆昭立刻上前,引导着从玉符上传来的共鸣频率,将其逐一注入到每一张符纸之中。
当最后一张符纸被点亮,整片仙庭所在的大地,都发生了一阵极其轻微的震颤。
远在仙朝的各个角落——边陲的战场废墟,繁华的都市街头,荒芜的禁地深处——那些刚刚通过钟声与通冥灯建立起心神连接的签名者后裔、袍泽、旧友,在同一瞬间,不约而同地睁开了双眼。
他们齐声默念着同一句话,那句话,正是林亦刚刚写下的:“凡开口者,皆有执笔之权。”
“轰——!”
凌霄殿中心的玉符猛然翻转,背面的空间剧烈扭曲,那枚被阻滞的朱砂批红,连同其所代表的“帝血启门”条款,被一股更为磅礴的众生意志硬生生挤压、抹除,彻底替换为了一行由无数金色光点汇聚而成的小字:
“执笔者众,门自开。”
仙帝终于从龙椅上缓缓起身,金色的龙袍无风自动,猎猎作响。
他的声音低沉如雷,响彻整个大殿:“你可知,篡改天规,会引来何等后果?”
林亦抬起眼,迎上他深不见底的目光,那张慵懒的小脸上,笑意依旧,却无半分退让。
“我没改天规,”她轻声说,“我只是……让天听见了它一直装作听不见的声音。”
话音未落,那枚彻底焕然一新的玉符忽然光芒大盛,自行腾空,悬浮于大殿正中心。
那支被林亦留下的竹管笔,也随之飞起,笔尖自动悬停于玉符之上,仿佛在等待着第一个落笔者。
大公主眼含激动,正欲上前。
然而,一股无形的柔和之力却轻轻将她推开。
玉符与笔尖微微一颤,在空中转向,笔尖直指东宫方向——那是影嬷嬷消散前最后停留之地。
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弱光影自虚空中浮现,它执起那支笔的虚影,在玉符的起始处,虚虚划下一个模糊却风骨铮铮的姓氏:
“沈”。
一笔落下,光影消散。
紧接着,那支笔尖在全场死寂的注视下,缓缓地、坚定地,再次转动。
这一次,它越过了所有人,径直指向了刚刚说完那句惊世之言的林亦。
不,更准确地说,是直指她的胸口。
整个凌霄殿,落针可闻。
御座之上,仙帝那双仿佛蕴藏着宇宙生灭的眼眸里,第一次流露出无人能懂的、无比复杂的神色,似有追忆,似有叹息,又似有……一丝迟来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