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这届群众开始自己写剧本
第83章 这届群众开始自己写剧本 (第1/2页)“第十选项”的出现,如同一场无声的瘟疫,迅速在大衍仙朝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
最先被感染的,是那些最接近权力机器,却又离权力中心最遥远的人们。
皇城根下的守塔卒们不再满足于抱怨,他们有模有样地组织了第一次“东华门夜巡时长公议”,议题简单粗暴:能否将十二个时辰的轮值,缩减为十个时辰。
朝廷自然将此视为无稽之谈,置之不理。
然而三日后,东华门守卒竟无一人迟到早退,巡逻效率反而提升三成。
负责记录的仙吏在文书末尾,用几乎看不见的笔迹添了一句:“人心齐,其力自坚。”
这仿佛打开了一个奇异的阀门。
归墟周边禁地的农户们开始议论,那片被黑雾侵染了万年的土地,是否可以用来种些耐阴的灵植。
他们不懂什么法则污染,只知道闲置的土地让人心慌。
这些议题五花八门,琐碎得让仙朝中枢的官僚们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群氓的狂欢,很快就会自行消散。
直到西岭矿区那把火被点燃。
那日,上百名刚刚结束劳役的矿工和匠人并未散去,他们围着一堆燃烧的灵炭篝火,自行组织了一场“归墟命运模拟大会”。
没有玉简,没有法器,只有一张张被矿尘和汗水浸染的脸。
他们轮流站起身,用最朴拙的语言,讲述自己心中“归墟打开之后”的世界。
“我梦见……门一开,无数光点飞出来,像下雨一样。我爹说那是失传的知识,谁淋到雨,谁就能学会一门手艺,再也不用下矿了。”一个年轻的矿工沙哑地说。
“我看见我奶奶了,”一个负责缝补矿服的女仙侍眼圈泛红,“她当年就是被归墟的黑雾卷进去的。门开了,她没回来,但有一阵风吹过我脸颊,跟她以前摸我头一个样。我知道,那是她回家了。”
这些故事,或天真,或悲伤,充满了凡俗的想象与卑微的愿望。
它们在篝火的噼啪声中流淌,汇聚成一股奇异的共鸣。
而此刻,远在东宫寝殿之内,阿芜正死死盯着悬浮在面前的《世界运行手册》。
那本原本冰冷死寂的手册,此刻却像有了生命。
在那些用神金铸就的页面边缘空白处,竟凭空浮现出一行行细小的、淡得仿佛随时会消失的字迹。
——“路径模拟:魂归天地。触发条件:共识强度四阶。可行性:中低。”
阿芜的呼吸几乎停滞。
她身为程序员的逻辑脑疯狂运转,将这段时间的种种异象串联起来,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在她的意识中轰然炸开。
林亦给她的不是简单的管理员密码,不是至高无上的编辑权,而是一个她从未想象过的东西——叙事权重的分配机制!
每当一个群体的共识,或者说“共同的故事”,达到了某个临界点,这个世界,这个巨大的、精密的“程序”,就会自动尝试生成一条与之对应的现实路径,并评估其可能性。
“天哪……”阿芜捂住嘴,惊恐与狂喜交织,让她浑身战栗,“我们……我们不是在引导世界。是这个世界……它在学着听所有人说话!”
“所以啊,”斜靠在软榻上的林亦懒洋洋地翻了个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得逞的笑意,像只偷吃成功的猫,“别总想着当作者,抢着写结局。有时候,安安静静当个读者,等着看大家能写出什么花来,也挺香的。”
风向的彻底转变,终于让三公主林映雪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她意识到,放任这种“民间叙事”野蛮生长,无异于将世界规则的解释权拱手让人。
她迅速做出反应,联合数位元老,紧急推出了一份官方版的《归墟未来白皮书》。
白皮书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宣称皇室早已为仙朝子民拟定了一套“三步稳健开启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并邀请了仙朝内德高望重的望舒长老,在皇城广场公开宣讲教化。
宣讲当日,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却异常凝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