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门缝里的辣条味
第68章 门缝里的辣条味 (第1/2页)藏书阁内,万籁俱寂,唯有书页翻动的微弱沙沙声,和远处书吏们压低了嗓音的交谈。
空气中弥漫着古老纸张与禁制灵香混合的独特气味,庄严肃穆得能将任何一丝浮躁的心绪都压进尘埃里。
林亦(林昭昭)被引到了“丙”字号书架的最深处,领的差事是整理一部厚重如山墙的《天文志》。
她纤长的手指拂过那些以太古金文镌刻的玉册书脊,姿态闲适,仿佛真的只是一个来体验生活、附庸风雅的闲散公主。
然而,在她看似放空的眼神深处,一缕缕无形无质的神识,早已如初春融雪的溪流,无声无息地渗透进藏书阁的每一个角落。
她像一只蛰伏的蜘蛛,在静静感知着这张大网上任何一丝不寻常的震动。
在她身后三步远处,阿芜正低眉顺眼地研着墨。
她的动作一丝不苟,手腕平稳,俨然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宫廷侍女。
但无人能看见,在她宽大的云袖之下,一只手正死死攥着那枚造型奇特的“伪命牌”。
此刻的伪命牌烫得几乎要将她的掌心烙穿。
牌面上,肉眼不可见的符文阵列正以一种自毁般的频率疯狂闪烁。
一道道扭曲空间波动的微弱信号被持续发射出去,像是在一场无声的电子战中释放出的强效干扰波,精准地在这片区域制造出一个小范围的“监测盲区”。
这张由一个濒临崩溃的“系统”撑起的脆弱帷幕,是她们今夜所有行动的唯一保障。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林亦始终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偶尔还会因为看不懂某个古字而蹙眉,向路过的书吏请教,将一个“不学无术却又好奇心重”的废柴公主形象扮演得惟妙惟肖。
就在一名身形清瘦的年轻书吏与她擦肩而过时,他的脚步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被察觉的停顿。
林亦宽大的袖袍轻轻一荡,仿佛只是被路过的微风拂动。
袖中,多了一枚触感温润的玉匣。
“子时三刻,星漏阁守阁人换班,自南廊至北阶,有七息盲区。”
陆昭的声音仿佛是从另一个维度传来,没有通过空气,而是直接在她神识中响起,飘忽而清晰。
林亦捏着玉匣的指尖微微收紧,没有回头,只是对着面前的书架,几不可察地轻轻颔首。
夜色渐浓。
藏书阁内的长明灯火依旧亮如白昼,但往来的仙官与书吏已寥寥无几,愈发显得空旷寂静。
林亦借口要取阅高处的一卷古籍,让阿芜搬来梯子。
在攀爬的过程中,她状似不经意地抬手拂去书架顶端的一点“灰尘”。
一缕比发丝更纤细的静域之力,如蛛丝般悄然缠绕在了角落里一只不起眼的示警铜铃上。
这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仙法,只是她对空间法则最原始、最本能的应用。
从此,任何活物一旦靠近这片她划定的区域,所引发的微小空间涟漪,都会立刻通过这根“蛛丝”传导给她。
这比任何符文禁制都更隐蔽,也更直接。
做完这一切,她才回到书案后,打开了陆昭送来的玉匣。
玉匣内没有丹药,亦非法宝,只是一册薄薄的副本,名为《星漏阁异象记》。
林亦指尖沾了点为研墨备下的清水,轻轻触碰封面。
书页的倒影在她清澈的瞳孔中迅速放大,一行行娟秀却力透纸背的字迹随之浮现。
这些记录大多是关于星轨偏离、灵气潮汐等无关痛痒的异闻,直到她翻至末页。
其中一条,瞬间攫住了她的心神:
“贞观七万三千六百四十二年,月蚀之夜。归墟方向有微光投射,历时三息,其光不偏不倚,恰落于丙字号书架第七层,《太初道典残篇》之上。光落处,尘埃逆流,时序微乱。疑为上古禁制回光,记之。”
而在那条记录的末尾,签名栏上赫然是三个字——裴九娘。
林亦的心脏狠狠一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裴九娘。
这个名字,她曾在沉墨井底那些被水浸透的残页中见过。
上一代的“纯忆体”,那个笨拙地学着做蜜渍梅脯,只为哄女儿开心的母亲,也叫裴九娘。
她也曾无限接近真相,然后……就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就在这时,一道焦急万分的神识传音在她心底炸开:
“殿下,撑不住了!伪命牌能量即将耗尽,核心阵列过热!再强行干扰,要么它会直接崩解,要么就会触发最高级别的监察仙官警报!”是阿芜的声音。
林亦抬眸,望向角落里正假装擦拭书案的阿芜。
她看到阿芜的脸色一片煞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袖中的那只手正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然而,下一秒,阿芜眼神中的慌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程序员面对最后期限和致命漏洞时,被逼到绝境的烦躁与不甘。
那份对未知的恐惧,竟被这种职业性的狠劲硬生生压了下去。
她死死盯着手中那枚闪烁着垂死红光的装置,忽然冷笑一声,神识传音里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
“既然它自称‘系统’,那就别怪我按‘系统’的规矩来——老娘给它写个补丁!”
话音未落,阿芜飞快地从怀中摸出一卷白日里顺手抄录的《十祀录》副本,神识如狂风般扫过其中关于“承忆阵”的复杂结构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