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管教
第133章 管教 (第2/2页)江暖的温言细语,极大的缓和了那对儿父女紧张害怕的情绪,感激涕零。
“不敢要赏,这是草民的福份。”
说罢颤颤巍巍的起身,重新坐回到台上拨弦调音,小姑娘唱起了一首十分轻快好听的童谣。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声音清脆婉转的像百灵鸟儿,动听极了。
一曲唱完,江暖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唱过两曲,便有茶楼的伙计送上两盏茶去,让父女两个润润喉咙,顺便休息一下。
此时,楼下传来匆匆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便有几个人满头大汗的跑上楼来了。
仔细一看,衣衫都湿透了,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估计两者都有。
仔细一看,还都是些朝堂上的熟面孔。
朱嬷嬷说,这两人都是这两家不成器的庶子。
为首的两人见了江暖和时长空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连连请罪。
“微臣管束不力,让这孽障惊扰了殿下,罪该万死!”
江暖轻拂茶盏盖子,吹了吹盏里特制的花茶,盯着两人看了半晌。
“都说修身齐家治国。
两位大人也别光顾着忙朝事,这家里的孩子也当抽时间管束管事才是。
养不教父之过,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两人连连称是,冷汗珠子砸在地板上,湿了一小片。
江暖知道这两人在公务上还算勤勉,也并未多加为难,训了他们几句后便让他起来了。
“银子带来了吗?”
“带、带来了!”
江暖点了点头,放下茶盏:“一人交一百两,带着走人吧。记住,回去后好好管管。”
并且十分好心的建议他们:“本公主从前在乡下。
这乡下人家管教不听话的熊孩子,多半儿是拿鞭子抽。
沾了盐水或是辣椒水的鞭子,亦或是带着倒刺的藤条抽一次就长了记性。
不行就照三餐抽,多抽两次就好了。
真的,别不信,这法子特别管用,两位大人不妨试试。
你们也别心疼孩子,那句怎么说来着,自己管教总比别人帮你们管教的好,二位觉得如何呢?”
两个官员连连点头:“殿下教训的是。回去后,微臣定当严加管教!”
江暖放下茶盏:“如此甚好,二位大人请吧!”
这两家如蒙大赦,连忙放下银子,让下人押着自家那不成器的庶子狼狈而逃。
江暖让人将桌上整张的银票,全部换成了十两一张的小额银票还有散碎银子。
再次冲那对儿卖唱的父女招了招手。
“我听你们的口音像是渡州一带的?为何流落此!”
那父亲哽咽了声音:“回殿下,我们正是渡州人。
前些年家乡遭了灾,我们原本是跟着乡亲往南逃的。
逃难的路上遭了匪寇抢劫,孩子娘没了,我也被他们伤了腿,
侥幸活下来,却是残了腿,也被大队伍落下来。
后来辗转带着女儿逃到了京城。
我娘子是乐户出身,我女儿随她娘也得了副好嗓子,打那以后我们父女一直以卖唱为生。
我们本想回乡的,可一来没有盘缠,二来路途遥远,
我们父女一个残一个小,贸然上路只怕又是一个死字。”
江暖点了点头,温和劝慰:“可卖唱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女孩儿一天天大了,花儿一样,难免会招来些恶心的苍蝇。”
说罢,将桌上换好的银钱全部推到他们面前:“这些银子是我替你们要的精神赔偿金。
你们且拿着买着在京郊找个地方落脚,买上几亩田地租出去,再养些鸡鸭也能过活儿。
我家庄子里的佃户便是住在那一片,你们要是愿意,我便差个人帮你们引个路,打听打听。”
那父女俩个闻言喜极而泣,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草民愿意,磕谢公主殿下,谢谢......”
说着竟是喜极而泣。
江暖让人带着那对儿父女下去了。
吕青青感动的看着这一切:“他们父女能遇到殿下,真是他们的福气。”
江暖笑看着吕青青:“他们能遇到你也是他们的福气!”
小姑娘笑的十分灿烂:“臣女的表姐总说我爱管闲事,让我收敛些免得得罪人。
可臣女就是看不惯这些欺压的人的事情,太遭人恨了。
我最喜欢就是看《洗冤录》,还喜欢看我大伯审案子。
本朝的律法典籍,我能倒背如流。
我大伯说,可惜我是个女孩儿,如果我是男孩儿就好了。
就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像我大伯一样专门为民申冤。”
吕青青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像是盛满了星星。
江暖看着她,眸光闪了闪了:“你怎知女孩儿不能当官呢?我不就在朝中做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