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江暖初提献糖方
第69章 江暖初提献糖方 (第2/2页)十月中,迎来了今年的霜降。
紧接着,油茶树就开了山。明光帝第一次看到摘茶包的盛景。
他很难想象,那有市无价的山茶油,就是由眼前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果子榨出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亲眼见证了这个青红色的小果子被晒裂。
捡出茶子磨成粉沫送进榨油装置里,榨出香喷喷山茶油的全过程。
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太神奇了。
一个人怎么可以聪明成这样呢?
而这么聪明的姑娘,竟然是他的宝贝闺女。
这么一想,着实让明光帝骄傲坏了。
丰收的深秋里总有忙不完的事情,这边刚摘完茶苞,二季水稻又成熟了。
明光帝手持镰刀,挽着裤腿站在稻田里,看到四周皆是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百姓。
他们沟壑纵横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明光帝笑得比百姓们还要灿烂,他告诉江暖:“泉州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咱们派出去的人在南洋那边找到了红薯。
已经在往江家村送了,最迟再有半个月就能送到。
这些种子再金贵不过,除了你,爹爹不放心交给任何人。”
江暖抹了把头上的汗,丢下镰刀,给自己倒了杯水,咕噜咕噜的喝下:“放心吧,爹爹。
别的本事你女儿或许没有,种田种地的话还凑合。”
收完了二季水稻,紧接着又到了收甘蔗的月份。
工人们砍甘蔗的时候,父女两个就一人抱着一根刚刚从田里掰下来的甘蔗。
排排坐在田埂上,咔嚓咔嚓的啃。
屁股底下垫着甘蔗叶,倒也不算冷。
江暖问明光帝:“爹爹,糖的利润这么高,您有没想过收归官营,这样财政方面你也能松快一些。”
明光帝诧异的看着她:“这可是你的私产,我要是收归官营了,你怎么办?”
江暖摇了摇头:“钱这东西是赚不完的。
况且这几年我赚的已经不少了。除了糖,我还有其他几样赚钱的生意,不差这一样。
而且甘蔗这东西,长江以南都可以种植。
尤其是福建、两广地区和云南种植的最多。
父皇要是在这些个地方建立糖厂,不仅可以增加国库营收。
还能带动这些地区普通百姓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技术人员的培训,您也不用担心。
您只管派人来,其余的交给我就好。
身为大景国的公主,既然享受了这份尊荣,那么我也想为这个国家的百姓做点什么。”
明光帝听闻后久久不语,好一会才重重的点了点头。
眼睛里已是闪过了一抹泪花,语带哽咽:“好,爹爹代所有的百姓谢谢你。”
不过江暖还是多提醒了一句:“甘蔗固然好,但您鼓励这些地区百姓们种植甘蔗的时候。
也别把粮食落下了。至少,在实现粮食绝对丰足之前,良田是绝对不能拿来种甘蔗的。
否则,一旦有个什么万一,引起灾荒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好,父皇会注意的。”
收回来的甘蔗被运到制糖坊,清洗干净后榨成汁,进而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糖。
这一切看得明光帝惊奇不已。他也不嫌热,一连好几天都泡在制糖坊里。
甚至撸起袖子自己亲自上。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因而也都十分小心的捧着他。
前来江家村接货的还是胡掌柜。
自打江暖认亲成功,被封为公主后,胡氏商行就主动让了利,也还算识时务。
否则再像先前那般心黑,江暖真的不会再与他们合作。
反正她与胡氏商行的合约是一年一签。
这一次,胡常柜从江暖这里运走的除了糖还有葡萄酒。
明武帝也亲眼见识到了这些东西的巨额利润。
就像他宝贝女儿说的,她虽然算不上巨富,但绝对不差钱。
京城那边又来了信,追问明光帝什么时候回京?
明光帝直接回信告诉他儿子:“好好监国,朕过完了年就回京。”
从前没来江家村,不知道也就罢了。
在江家村住的这几个月,明光帝要么带人上山打猎,要么去河边钓鱼,钓王八。
亦或者去村里找他那群“老哥们”喝酒吹牛听八卦。
闲了就去女儿的榨油厂制糖坊溜达溜达。
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小日子过得跟神仙似的,谁会那么想不开,现在回京。
反正太子的活儿干得不错,至少到目前为止,明光帝还是很满意的。
他甚至有点后悔没早点来江家村,若是那会儿女儿南下的时候,就跟着她一起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