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终于把熊孩子们关进来了
第36章 终于把熊孩子们关进来了 (第1/2页)耿大儒和江彦何等聪明。
江暖把字模往他们面前一放,稍加解说,这两人立刻就明白了江暖的意思,一时惊为天人。
尤其是耿大儒。这位跟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学术大佬,激动的浑身都在发抖。
说实话,他这把年纪,江暖还挺怕他中风的。
耿大儒亲自动手拓印了几张纸,之后抚摸着糊满墨汁的字模。
由衷的赞叹道:“暖丫头,真不知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来。
老夫很少佩服什么人,你算是其中一个。
你若是信得过老夫,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老夫一定给你办好了!”
江暖巴不得。
以耿大儒的人品,江暖根本不怕他会吞了自己的功劳。
相反,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件事情若是顺利的推广开来,她得到的好处只会更大。
事不宜迟,耿大儒第二天就带着江彦去了县衙找吕喻。
不知他们怎么说的,吕喻随后就派了几个人和一艘船护送耿大儒和江彦去了永州府。
这件事情既然交给耿大儒,江暖便也懒得再操心。
牙行传来消息说,又有两个庄子挂了牌。
江暖想起自己许给族中的那个庄子还没着落,于是挤出了一天的时间去看了看。
还真让她相中了其中一个一百六十多亩的小庄子,还都是良田。就在江家村对面的杆河边,一篙子就到。
将来不论是日常管理,还是谷物运输都很方便。
江暖当场就拿下了,花了将近一千二百两银子,第二天就把红契交到了族长手里。
并告诉他老人家,那庄子还带着一季粮食呢,记得安排人去管理。
如此爽快大方,把老头儿乐得胡子一翘一翘的,非拉着江暖在他家吃了晚饭再走。
江暖想到,耿大儒和江彦都不在家,她回去了也是一个人,索性恭敬不如从命。
为了这顿饭,老头儿还让大儿媳宰了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
京城,御书房。
明光帝将一封火漆密信递给对面的太子。
“恒儿,这是冯乘县吕喻递上来密信,说说你的想法。”
太子李容恒接过奏折仔细看过,面色凝重又有些激动:“父皇,儿臣相信吕大人。
他性子刚正,最恨的就是弄虚作假。
况且,事关国本,非同小可。既是他亲眼所见,应该不会有假。”
明光帝捋着胡子微微颔首:“朕也希望是真的。
这样,你给吕喻去封信,让他盯紧点那小姑娘。
明年务必把这批高产粮种给朕繁育好了,朕给他记大功!”
“是,父皇。”李容恒再次看了看信,又道:“这个神仙良种的主人是真聪明。
前阵子,那个打稻机和风车就是她设计制作的,听说已经开始在冯乘县推广了。
儿臣前两日去了工部的匠作司,亲眼见证过,确实好用。
若是儿臣没记错的话,去年那个水磨坊和水车也是她设计制作出来的。
这些东西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器具,儿臣认为当重赏!”
明光帝点了点头:“是当重赏。对了,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叫江暖,吕大人说,这小姑娘今年才十四岁,尚未及笄。”
明光帝闻言有些诧异,不知想到了什么,瞬间有些失神,喃喃道:“十四岁么?
如果你妹妹还活着,今年也该这么大了。她的小名,也唤作暖暖。
那时她才几个月大,白汤圆一样的躺在你母亲怀里,我一逗她,她就咯咯笑。
别提有多好看了,可是李长明那个畜生却......”
明光帝双拳紧握,青筋条条爆起,“砰”的一声重重地砸在金丝楠木制成的御桌上。
心中的悲怒犹如岩浆一般翻涌,险些压制不住。
李容恒连忙安抚他:“父皇息怒,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小妹的。”
话虽如此,他心里却是一点底也没有。
母亲的死和小妹的失踪,是李家三个男人心底永远的痛。
小妹李韫娴已经失踪快十四年了,他们也天南海北的找了快十四年,至今杳无音讯。
也不知是死是活,毕竟她失踪的时候还太小了。
京城的事情,江暖自然无从知晓。
她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压根就没心思去想别的。
耿大儒和江彦这一去就是半个多月。
回来的时候虽然神情疲惫,却是笑容满面。同江暖道:“大功告成,不负所望。”
师徒俩带回来好几个大木箱子,箱子里全都是诸如《三、百、千》《训蒙增广》之类的启蒙书籍,每样二百本。
江暖随意抽出几本书翻了翻,见字体一模一样,印刷清晰,裁切整齐,还带着淡淡的油墨香气。
她当初不过是在烧制字模的材料和油墨方面提醒了几句而已,他们竟然能够做到如此完美。
可见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耿大儒说,已将她的功绩和活字印刷的实物上奏天子,为其请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