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分头走
第27章 分头走 (第1/2页)“才不。”
郭五娘紧挨着柴守玉,撒娇道:“女儿想随阿娘一起。”
“听话。这满宅的妇孺,岂是为娘能一并带走的?分批走,你莫惹为娘心烦。”
“哦。”
郭五娘垂下头,见柴守玉松开了手,只好老实往外走去,道:“那我让阿梅去唤谊哥儿。”
“婢子就不必带了。”
“可她们……”
“为娘自会放她们出府。”
“那好吧,女儿告退。”
郭五娘一福,如寻常般与柴守玉告了别,离开花厅。
柴守玉看向萧弈,道:“萧郎,你的官服告身可派上用场,老身想把谊哥儿托付给你,便是你从马蹄下救的那孩子,他与你有缘,让他扮作你的小厮,五娘便扮作你的婢女。”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正伸头往外张望的郭信。
“三郎,你扮作萧郎的护卫,随他们一路。”
“啊?”
郭信不情愿,摇着头嚷道:“阿娘,我不要。我护在你身边,若有贼子敢拦,无非杀将出去!偷偷摸摸逃了,有甚……”
“闭嘴!”
柴守玉脸一板,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老身还有数十口人要管,没工夫与你们一个个依依惜别,今日令出如山,有不遵的,家法处置!”
她声音不算大,但却有一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郭信只好了低下头,道:“孩儿遵命。”
“记住,这一路上,凡遇事,你们皆听从萧郎安排,不可拖累他。”
“阿娘也太小瞧孩儿,太高看他……”
“你还要聒噪?速去更衣、备马。”
“是,孩儿告退。”
郭信吓得不敢吱声,老实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柴守玉看着一双儿女的背影,目光似有万般言语交代,末了,却只是微微一叹。
厅上,郭侗道:“阿娘,让他们再带几个牙兵。”
“不可,人再多就引人瞩目了。”
“是。”
“萧郎,我三子冲动、五女顽皮、长孙懵懂,你多担待。”
萧弈知道,同样的情形换成史家,定会杀他,夺官袍、告身,让更多家人出城。
柴守玉则是把未成年的长孙以及一双儿女交给他,是信任,又何尝不是对他的照拂?
至于她认为哪条路线更容易活下来、如何分配人选,萧弈没有细猜。作为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选都满是无奈,她只能迅速作出决策。
他心中感念,一抱拳,应道:“定不负夫人重托!”
柴守玉又道:“若城门不开,切莫返回郭府,寻地匿藏……”
才说到这里,门房突然赶来。
“娘子,长街上来了十余人,为首者是个红袍官员,马上要拐进巷子了!”
“来了!”
郭侗如临大敌,当即按刀要出去。
“你慢着。”
柴守玉喝止住儿子,不慌不忙地整理了发鬓,缓缓起身。
同时,她捉住最后的时间,向萧弈嘱咐道:“萧郎,你们从后门离府,出城后不必等待,径直往北,渡黄河,在白马津北岸的黎阳镇汇合。”
“好,保重,黎阳再会。”
萧弈毫不拖泥带水,抱拳应了,转身便走。
“黎阳再会。”
柴守玉喃喃了一句,对郭侗道:“派人去看看王殷的府邸如何了。”
“是。”
她再开口,语气已带着如郭威亲临的威严,道:“既有客至,开中门,老身亲自相迎……”
萧弈出了花厅,再往后的话语便没能听到了。
由仆役引着,脚步匆匆走过长廊,前方却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妇人立在那儿,手中还牵着两个更小的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只有四岁左右,正抬着头,奶声奶气地问道:“阿娘,阿兄要去哪?我也想去。”
“阿兄要随这位郎君去学堂。”
“学堂?那三娃儿不去了。”
妇人待萧弈近前,福身道:“见过郎君,妾身姓刘,是郭家长媳,谊哥儿的阿娘。”
“少夫人有礼了。”
“这是妾身给家夫的信,烦请转交。”刘氏松开牵着孩子的手,拿出一封信。
萧弈知她此举该是对前途极为悲观了,收信入怀,以平静却坚定的语气道:“少夫人有话何不等到了邺都亲口说?”
“身子骨弱,路途遥远,天寒地冻,以防万一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