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芦苇荡追踪与老路线突围
第 13 章 芦苇荡追踪与老路线突围 (第2/2页)“快进树林!”上官宇收起平板,现在追踪器的信号已经彻底偏向湿地外围,康泰的车队正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我们得在天黑前赶到发射中心后门,马超说今晚有一趟‘绿洲号’的补给船,要是赶不上,就得等三天后了。”
杨树林里的光线渐渐变暗,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雨桐走在队伍中间,手里紧紧攥着那张暗码碎片的照片,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照片上的“心脉频率65”,和她小时候外婆教她的“安神诀”频率好象一样,外婆当时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护心术’,能让人心平气和”,现在想来,那根本就是柳振庭留下的“医疗暗码”。
“前面就是老官道了!”郑晓峰指着树林尽头的土路,“沿着这条路走半小时,就能看到发射中心的铁丝网。”他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却难掩激动。就在这时,上官宇的平板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发件人还是那个熟悉的加密号码:“已抵新海,康泰信号指向发射中心,速汇合。——马超”
周雨桐停下脚步,和众人对视一眼:“是陈默,他肯定是在帮我们盯着康泰的动向。后门有暗哨,我们得想办法混进去。”她看了看柳清月身上的改良汉服,又看了看郑晓峰手里的《临溪镇治水史》,突然有了主意:“清月,你装作‘非遗文化交流学者’,老郑装作‘历史顾问’,我们装作你的随行人员,就说去发射中心做‘文化进航天’活动,说不定能蒙混过关。”
柳清月眼睛一亮,从背包里拿出祖父留下的青铜音叉:“这音叉是非遗文物,正好能当‘交流道具’。上官,你能不能伪造一份‘文化交流函’?”
上官宇立刻掏出平板,快速操作:“没问题!我之前帮总部做过类似的文件模板,稍微改改就能用。”他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敲击,不到五分钟,一份盖着“临溪市非遗保护中心”公章的交流函就出现在屏幕上。
众人收拾好东西,沿着老官道朝着发射中心后门走去。夕阳彻底落下,远处的发射中心亮起了灯火,像黑暗中矗立的巨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混关”之路,才是真正的考验——康泰的暗哨已经在等着他们,而那趟通往月球的补给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