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数据室的理念交锋
第 2 章 数据室的理念交锋 (第2/2页)“康泰医疗集团?”周雨桐愣了一下,“他们为什么要调整诊断阈值?”
“不知道。”上官宇摇了摇头,继续查日志,发现那条匿名IP访问后,AI的“疑难病例判定标准”被修改了——原本“需纳入所有既往病史及家族病史进行综合分析”的规则,变成了“优先采用常见病症诊断模型,仅当关键指标超出正常范围50%以上时,才纳入疑难病例分析”。“这就是为什么AI会忽略那些‘临界值’的病例,比如张大爷的血氧分压卡在正常阈值最低线,AI就不纳入疑难病例分析了。”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改?”周雨桐的声音有点冷,“这么改会导致大量疑难病例被误诊,尤其是在基层,很多病人没有条件去大医院复查,只能信任AI的诊断。”
可能是为了‘提高诊断效率’?”上官宇猜测,但眉头却皱得更紧了,“但我觉得没这么简单。康泰最近在大力推广他们的付费体检中心和高端诊断套餐。如果基层AI把很多病都误诊成小病,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只能选择去他们那里做全面检查……这简直就是绑架式营销。基层医疗资源紧张,AI优先诊断常见病症,能减少转诊率,看起来‘效率更高’。
“效率?以牺牲病人的健康为代价的效率?”周雨桐站起来,语气有点激动,“上官工程师,你刚才也看到了,张大爷差点因为这个‘效率’丢了命!技术是为了服务人,不是为了追求冷冰冰的‘效率指标’!”
上官宇被她的语气震了一下,张了张嘴,想反驳“技术本身没有错”,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起早上在急诊室看到的张建国,想起周雨桐病历本上那些细致的记录,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技术中立论”有点苍白。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速溶咖啡,拆开倒进旁边的一次性杯子里,用热水冲开,递给周雨桐:“先喝点咖啡,我们再查。”
周雨桐接过杯子,咖啡的热气飘到脸上,她的语气缓和了点:“抱歉,我刚才有点激动。”
“没事,你说得对,技术不能牺牲人的健康。”上官宇坐在她旁边,打开了康泰医疗集团的公开资料——上面写着“康泰集团致力于基层医疗服务升级,与方舟系统合作推进‘智能诊疗普及计划’”,但在“合作内容”里,没有提到“有权调整诊断算法”这一项。“他们没有权限修改诊断阈值,这条操作是违规的。”
“违规操作?那能查到是谁干的吗?”周雨桐问。
“很难,高级管理员权限的操作记录被加密了,而且总部系统里没有这条记录,像是被人删除了。”上官宇叹了口气,“我需要联系总部的技术总监,申请调取加密的操作日志,但这需要时间,最少要三天。”
“三天……”周雨桐皱起眉,“要是这三天里再出现严重的误诊怎么办?”
上官宇沉默了。他看着屏幕上的后台数据,又看了看周雨桐笔记本上那些手写的病例记录,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便签纸,写下一串密码:“这是我的临时工程师权限密码,有效期24小时。你要是发现新的存疑病例,可以用这个密码查后台数据,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周雨桐接过便签纸,上面的字迹很工整,和他理性的性格很像。“谢谢。”她轻声说。
“不用谢,我维护的是系统,你守护的是病人,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上官宇收拾好东西,转身要走,又停下来,“对了,张大爷的情况,麻烦你多留意,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周雨桐点了点头。看着上官宇走出数据室的背影,她低头看了看便签纸上的密码,又看了看屏幕上康泰医疗集团的IP地址,心里的疑问越来越深——康泰集团为什么要违规修改诊断算法?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