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永恒的命题
第19章 永恒的命题 (第2/2页)夏晴按下“确认“键。求救信号的源头在星图上突然亮了三倍,像被点燃的萤火虫。通讯官抬头:“他们接收到了,情绪共振值正在飙升——是希望。“
舰桥陷入短暂的静默。夏晴望着舷窗外的银河,那里有紫色的光茧碎片在漂浮,有蓝色的地球在转动,有无数新亮起的光斑正沿着量子网络的脉络生长。林深走到她身边,两人的影子在甲板上重叠,像二十年前在月球基地看日出时那样。
“你看,问题永远在。“夏晴说。她想起奥列格被带走时最后那句话:“当更高级的猎星者出现,你们还能靠情绪打仗吗?“想起上个月在火星殖民地,有孩子问她“宇宙真的会接纳我们吗“。问题从未停止:生存与爱的矛盾,技术与伦理的平衡,不同文明认知维度的鸿沟。
林深望向银河。那里有织梦族残留的精神体在共振,有人类用蓝花楹种子在火星种出的第一片绿洲,有刚收到求救信号的年轻文明正根据地球的防御公式调整轨道炮角度。“答案会一直生长。“他说,“就像第17章的蓝花楹新芽,第18章的共鸣网络,还有现在——“他指向星图中那个正在变亮的光斑,“他们学会了偏转小行星,会记住地球人的帮助;下一次,他们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帮助更年轻的文明。“
夏晴笑了。这是她卸任舰长后,第一次笑得这样轻松。三年前在猎星者主舰爆炸的火光中,她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再相信“共存“;现在看着星图里交织的光斑,她忽然明白艾弥尔说的“记住彼此的温度“是什么意思——那不是某个具体的答案,而是文明在碰撞中不断生长的可能。
通讯官突然抬头:“求救方传来新信号!“全息屏展开一行由数学公式编织的字符,最后是用地球通用语写的“谢谢“。夏晴看见那个年轻文明的坐标旁,新亮起了一颗淡蓝色的小星——那是他们为地球标记的“朋友“符号。
“该去实验室了。“林深拿起桌上的日志本,扉页上是艾弥尔的留言:“文明的终点不是生存,是记住彼此的温度。“他翻到最新一页,写下:“第19章,人类回应了第三个外星文明的求助。量子网络里的情绪共振值显示,希望正在以超光速传播。“
夏晴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第14章三百名志愿者手牵手时的场景。那时他们的恐惧与希望撞碎了戴森膜,现在这些情绪变成了更强大的东西——不是武器,而是桥梁。
舷窗外,银河依然浩瀚。但夏晴知道,那些曾经以为永恒的黑暗里,正有无数光茧在孵化,无数故事在生长。答案或许永远不会完美,但只要文明还在相遇,还在尝试理解彼此,它就会像蓝花楹的种子,在宇宙的各个角落,不断长出新的枝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