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新武器研发
第七十六章 新武器研发 (第1/2页)时空管理局联合实验室宛如一座囚禁着宇宙奥秘的量子牢笼,冷冽的蓝光在金属墙壁上流淌,仿佛液态的星光。穹顶悬浮的十二面体量子纠缠核心吞吐着虹彩数据流,每一道流光都携带着数以万计的量子信息,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不断坍缩又重生的卡拉比-丘流形图案。这些图案如同神秘的宇宙图腾,每一次形态变幻都伴随着空间维度震颤的低频嗡鸣,声波在特制的消音材质间回荡,形成令人心悸的共鸣。成功定位时空节点紊乱源的全息庆贺投影尚未完全消散,三百六十度环形全息投影墙已切换成战斗模式,闪烁的绿色光点如同被病毒侵蚀的宇宙神经网络神经元,在幽蓝的背景中忽明忽暗。而中央区域的紫色能量模拟体正以分形几何的恐怖规律疯狂增殖,其表面跃动的能量纹路遵循着黎曼曲面拓扑规则,每一次扭曲都在虚拟时空中撕开微型虫洞。洞口喷涌出的暗物质粒子在空气中划出幽蓝的死亡弧线,那些弧线转瞬即逝,却在空气中留下淡淡的臭氧味道,仿佛是宇宙伤口渗出的血液。
“紊乱能量的熵增速率超出预计173%!”李岩的智能眼镜突然炸开猩红色警告框,视网膜投影上跳动的数字如同倒计时的血滴,与他布满血丝的眼球相互映衬。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显示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与压力。他伸手触碰悬浮在空中的操作面板,纳米粒子如同听话的士兵,瞬间凝聚成量子键盘。指尖敲击的每一下都迸发出微型超新星般的蓝光,蓝光在空气中形成短暂的轨迹,如同夜空中转瞬即逝的流星。随着操作,伊瑟尔星的能量矩阵资料以克莱因瓶形态展开,流动的虹光结构中跃动着实时更新的弦理论公式,那些公式如同活物般在虚空中扭动。“他们的‘光子潮汐导流技术’利用十维空间褶皱实现能量降维,但我们需要逆向工程,把它改造成时空能量的升维粉碎机!”他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设备过载警报撕裂,实验室的应急照明系统瞬间切换成警示红光,整个空间仿佛被笼罩在血色的迷雾之中。应急通风口开始全力运转,将弥漫在空气中的焦糊味迅速排出,同时带来一丝冰冷的新风,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紧张。
老周的工作台被暗物质防护罩笼罩成一个扭曲的黑色茧房,防护罩表面不时泛起涟漪,显示出其强大的能量场。他面前的粒子对撞机正在进行第37次弦纹晶体震荡测试,机器发出的轰鸣声如同远古巨兽的咆哮,震得工作台微微颤抖。当他将星尘合金样本放入特制的量子坩埚时,这种来自伊瑟尔星的神秘材料突然发出高频震颤,表面流转的银河纹路瞬间具象化为无数微型星系,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不断坍缩的黑洞模型。那些星系模型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在黑暗的防护罩中闪烁,仿佛是宇宙的缩影。“见鬼!这玩意儿在进行自我宇宙模拟!”他的惊呼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淹没——存放星尘合金的暗物质容器表面,正以费米子隧穿效应渗出诡异的银色流体。那些流体如同有生命般,接触空气的瞬间,便将周围的空间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结构。实验室的激光校准系统在扭曲空间中射出错乱的死亡光线,光线在墙壁上折射、反射,形成一幅幅诡异的光影图案。老周的手在颤抖,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每一次意外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苏瑶破损的战甲肩部突然弹出全息战术屏,其内置的量子AI正在自动解析能量模拟图,屏幕边缘溢出的数据流在空中凝结成量子雪花。这些雪花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冬日里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当她凝视着那些不断重组的紫色能量体时,战甲神经接口突然传来灼烧般的刺痛——这是伊瑟尔星交流记忆被激活的征兆。她的瞳孔中倒映出双重影像:现实中的实验室与记忆里伊瑟尔星的能量宫殿重叠,那些流动的虹光建筑突然在视网膜上转化为燃烧的数学模型。那些模型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旋转、变化,仿佛是一场激烈的思维风暴。“找到了!”她的战甲自动释放神经链接光束,与中央全息投影同步,光束所过之处空间泛起涟漪,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用非欧几何构建克莱因瓶拓扑结构,在七维空间层面制造能量克莱因蓝洞,让紊乱能量在自指循环中完成卡拉比-丘空间折叠!”她的声音充满了兴奋与激动,在实验室里引发共振,震落了通风管道中沉积的反物质尘埃。尘埃在空中飘散,在灯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一场微型的宇宙尘埃风暴。
随着苏瑶的理论模型建立,实验室穹顶的量子纠缠核心开始超负荷运转,发出如同超新星爆发前的低频嗡鸣,整个空间的量子涨落变得肉眼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能量波动,仿佛是宇宙的呼吸。李岩和诺拉的意识通过思维共振装置接入虚拟建模空间,他们的数字分身周围环绕着由弦理论公式构成的星云。每当两人的思维产生碰撞,便会在现实世界引发小型伽马射线暴,实验室的防辐射系统自动升起十二道希格斯场护盾。护盾表面闪烁着抵御能量冲击的金色纹路,那些纹路如同古老的符文,散发着神秘的力量。老周的实验区则进入了量子叠加态,他同时操作着128个平行实验,每个实验台都悬浮着不同配比的材料样本。这些样本在量子泡沫中呈现出波粒二象性的诡异形态,时而如发光的尘埃,在空气中轻轻飘动;时而化作扭曲的几何体,散发着奇异的光芒。老周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他在不同的实验台之间穿梭,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样本的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差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