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的任务,商业挑战
第五章 新的任务,商业挑战 (第1/2页)墙上的城市地图被几枚醒目的红色图钉标记着,每一处都代表着一线渺茫的希望。林涵悦的目光缓缓扫过地图,最终定格在边缘那个被特意圈出的名字——它代表着一个技术强悍却濒临绝境的小型环保科技企业。大型商业项目的成败,维系在能否找到拥有核心处理技术的合作伙伴上,这无疑是一场硬仗。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凝重,拿起文件夹大步走出办公室。
七月的正午,阳光灼烈得如同白热的金属片,狠狠砸在皮肤上,蒸腾起的暑气裹挟着汽车尾气的味道扑面而来,瞬间便让林涵悦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钻进出租车,冷气“嘶嘶”地吹着,试图驱散外界的酷热,却丝毫无法缓解她紧绷的心弦。每一次拜访,都像一次未知的审判。
第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办公室掩在一道厚重的木门之后。推开门,一股陈腐纸张混合着消毒水的沉闷气味钻入鼻腔。负责人端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稀疏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隼。林涵悦调整呼吸,双手递过精心准备的合作方案,条理清晰地阐述项目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政策扶持、长期稳定的利润空间。对方只是用指尖随意地捻开文件,目光散漫地掠过几行标题,甚至没触及核心的技术参数和财务模型。“林经理,想法不错,”他漫不经心地将资料推到一边,唇角挂着一丝程式化的微笑,“不过我们目前的战略重心不在这块,资源调配确实吃紧。下次有机会再谈?”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那份未被翻动的方案被留在冰冷的桌面上,如同被丢弃的废纸。
接下来的几家拜访,重复着令人窒息的挫败感。有的会议室豪华明亮,负责人西装革履,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贵司的规模……恐怕难以支撑这么大的项目体量,风险系数太高,董事会很难通过。”有的干脆直言不讳:“单凭这项技术的前景?回报周期太长,我们看重的是更直接的ROI(投资回报率)。”每一次笑容得体地告辞,每一次踏入下一段更长的车程,林涵悦都能清晰感受到脚底的支撑力在流失,新买的高跟鞋变得像沉重的铅块。汗水沿着鬓角滑落,浸湿了衬衫领口,黏腻地贴在颈后,如同不断叠加的失望。
按照地图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偏僻的标记,出租车最终停在城市边缘一个废弃工业园区的锈蚀铁门前。园区内荒草丛生,路面龟裂,碎石遍地。林涵悦小心翼翼地穿过坑洼,鞋跟几次陷进裂缝,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推开那扇油漆剥落的玻璃门,简陋的前台后只有一个无精打采的年轻女孩。“找陈总?最里面那间。”
陈宇的“办公室”几乎是仓库一角隔出来的。斑驳的墙壁上挂着几幅褪色的技术图纸,几张老旧的办公桌拼在一起,一台笨重的CRT显示器发出低沉的嗡鸣。陈宇看起来比她预想的还要年轻,却带着一种被生活重压碾磨过的憔悴,眼下的青黑和下巴上新冒的胡茬格外明显。他起身握手时,笑容里浸满了苦涩。
“林经理,快请坐。”他拉过一把吱呀作响的椅子,自己也疲惫地坐下,“不瞒您说,看到您发来的初步需求,我们的技术团队很兴奋,那正是我们沉淀多年的核心技术优势。”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发出空洞的轻响,目光落在角落堆积如山的纸箱上,“但是……厂房的租金已经拖欠了三个月,供应商天天堵门催债,核心工程师上个月的薪水还没着落。”他苦笑着,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坦诚,“我们手上的技术,就像一颗没电的钻石,再亮眼也点不亮一盏灯。您这个项目,理论上是我们翻身唯一的希望,可现实是……我们连维持基本运转、支撑项目前期投入的最后一口气,都快要耗尽了。抱歉,我们恐怕……有心无力。”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斜斜地打在陈宇疲惫而年轻的脸上,那未被现实完全磨灭的、对技术的热忱与当前困顿的交锋清晰可见。林涵悦的目光越过他肩头,停留在墙上那些精密复杂的技术图纸上,指尖紧紧攥住了文件夹的边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