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镇魇
第六十八章·镇魇 (第2/2页)风息裹挟着薰衣草的雾气撞向锦屏,那食梦貘竟在风波中泛起涟漪,恍若《淮南万毕术》所载的铜镜照妖之象!
“重八你看。”马皇后笑着迎上前来,引他望向震颤的屏风:“这是吴太医请来的上古瑞兽。”
老皇帝撩起眼皮,浑浊的瞳孔里透露着审视,过了许久,才吐出一句:“画得不错,就是匠气了些……”
马皇后笑而不语,只是替他伸开被子。
床头锦屏后的阴影里,吴桐托着铜盆,已然等候多时。
他坐在重重帷幔间,眼睛上蒙着一条绢巾,毕竟光有这扇锦屏仍不足以让朱元璋安心,还要更加避嫌一些才好。
他静静侧耳倾听,听着朱元璋踢掉靴子的声音;听着马皇后替他拉起被子的声音;听着老皇帝喉间低低叹息的声音。
朱元璋刚一躺下,就突然瞧见马皇后身上穿着件有些泛白的中衣,在这件寻常棉布中衣上,连补丁都洗褪了色。
“这件旧衣……”朱元璋记得,这是他濠州起兵时,从市集上用两个大子儿,随手买回来的衣物。
他怔怔地侧过头问道:“这都多少年了,妹子你怎么还穿着?”
“穿得薄了,软,舒服。”马皇后淡淡回答着,将老皇帝的头轻轻按在膝上。
马皇后指尖温柔拂过朱元璋斑白的鬓角,带来一阵暖意。
朱元璋不由闭上眼去,耳畔只听她柔声说道:“当年鄱阳湖血战后,陛下您裹着战袍,枕在臣妾腿上酣睡时,可没嫌它破旧。”
恰在此时,身处锦屏之后的吴桐,轻轻敲响手中铜盆。
这个铜盆,其实应该被称为颂钵。
舒缓的长鸣音中,颂钵边缘的露水在烛光下折射出七彩虹晕,吴桐的手腕缓缓上下,黄铜槌以八秒一次的频率,轻叩盆沿。
这是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的共振疗法——《遮罗迦本集》曾载:铜器震频如蜂鸣,可调伏心猿。
颂钵发出的α波频率(8-13Hz)透过锦屏传来,与殿外雨滴击打琉璃瓦的白噪音形成谐波。
朱元璋紧绷的脊背渐渐松弛,这是他临朝主政十五年来,第一次产生如此浓烈的睡意。
“妹子啊,咱还记得,标儿小时候有一回发高烧,你也是这般拍着他……”
洪武大帝的呢喃混在雨声中,马皇后感觉手侧落下一滴湿热——她疲惫的丈夫,把脸埋进了她的怀里。
屏风后的吴桐调整铜槌角度,让声波更加悠远协调。
作为后世人的他,曾在某本医学期刊上,看到过一篇有关焦虑与压力管理的文章:NASA曾用α波训练帮助宇航员缓解太空任务焦虑,成功率高达78%。
此时此刻,现代医学与古法声疗,正在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共振。
朱元璋鼾声响起时,马皇后笑着哼起凤阳花鼓小调,那是至正十二年,他们乔装逃难时,半路上学来的野曲。
老皇帝翻了个身咂咂嘴,打着呼噜无意识地跟着哼哼,哼得直跑调。
马皇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中动作更加轻柔,当颂钵第七轮奏响黄钟宫音时,沉睡的朱元璋做了一个与先前截然不同的梦:
梦里,他看见徐达汤和——这俩老伙计不再是金銮殿上执笏而立的国公,而是至正元年夏日里,光着脚丫在钟离田埂上疯跑的少年。
今夜,貘兽吞魇。
风消雨霁,清辉皎洁。
蓝朔楼遥望着云间露出羞容的半轮明月,又看着月光徐徐沉进远方山坳。
当启明星升起的那一刻,他不禁讶异地回头望去——身后的坤宁宫,真的寂静了整整一夜!
恰在此时,乾清宫外,景阳钟轰鸣。
早朝的时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