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诸天大医:从大明太医开始 > 第四十章·挥别

第四十章·挥别

第四十章·挥别 (第2/2页)

心口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吴桐只觉胸中压抑许久的一口浊气,总算在此刻被吐了出来。
  
  屋外晨风中忽有人声作响,竹帘外传来窸窣响动。
  
  营正拉住吴桐,忙不迭向屋外走去,刚一出来,映入眼帘的,居然是空地上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在吴桐惊愕的眼神中,数百痊愈病患在老军医的带领下,齐齐跪倒在地!
  
  “万民伞咱们大伙置办不起。”营正捧出一把油布伞,说道:“一把伞穿三千针,但求此伞能为大人挡一程风雨!”
  
  伞骨撑开的刹那,数百人齐声高呼:“愿大人此去——”声浪惊飞檐下燕雀,“药香满京华!”
  
  营正踹了脚发呆的小侍者:“愣着作甚!快把新采的普洱茶给大人装上!”
  
  ……
  
  踏着晨起的阳光,吴桐来到了此行的终点:感通寺。
  
  漫天霞光透进紫竹林,在氤氲的檀香里,晨光穿过竹影云雾,在虚空中留下道道明亮的光轨。
  
  慧觉大师端立于大雄宝殿前,织锦繁绣的七宝袈裟金光璀璨,与吴桐靛青官袍上雪银的鹭鸶补子遥相辉映。
  
  老僧身后站着三位长老——彝族大祭司毕摩、白族本主庙经母、纳西族大东巴。
  
  再见面时,老少二人会心一笑。
  
  “檀越请看。”慧觉大师目含笑意,拂开殿前经幡,只见三千痊愈者正跪坐庭中。
  
  满堂寂静,所有人都正握着折断的箭杆,在贝多罗树的叶子上俯首刻经。
  
  木茬与叶片摩擦声如春雨沥沥,其中有位失去双臂的士卒以齿咬箭,刻出的《药师经》字迹竟比旁人还要工整!
  
  吴桐眼中满是欣慰,此刻,他实现了此前许下的诺言。
  
  贝叶书经,咏唱千年。
  
  伸手解下装满银两的褡裢,吴桐刚要开口相送,却被慧觉大师止住。
  
  慧觉大师轻点九环锡杖,十八罗汉像后转出个皮肤黝黑的少年——正是已经康复的岩罕阿弟。
  
  彝家汉子岩罕随之而出,他手捧一个陶瓮,里面装着满满的金黄稻种。
  
  “想必檀越欲赠银两,重塑本寺金身。”慧觉大师身披祥光,浅笑道:“但檀越岂不闻,金身不在宝相,而在饥者得食,病者得医。”
  
  随着话音落下,彝族毕摩走上近前,他解开腰间牛皮囊,从中掏出一把沾着火塘灰的苦荞籽。
  
  老祭司扬起手,将苦荞籽撒向吴桐足前,他用彝语说道:“神树在上,苦荞是我们彝家的魂,今日赠予救命的木帕(医生)!”
  
  白族经母随后而来,老妇人捧出本主庙供奉百年的药玉,通透的翡翠中央,凝着一滴乳白色的药露。
  
  她双手颤巍巍的,将玉坠系在吴桐的银鸾带上。
  
  老妇人苍老的手指划过玉面上雕刻的药神姑奶奶,她迎着雨过天晴的朝阳,开怀笑起来。
  
  “本主娘娘说,汉家巫医让苍山神女展露出了笑容。”
  
  最后到来的纳西族大东巴击响羊皮鼓,他拉过吴桐手掌,用东巴文在吴桐掌心写下“神花永驻”。
  
  “雪山上的三朵神看见了,汉家巫医把瘟魔赶进了玉龙第三国!”
  
  慧觉大师的锡杖插入泥地,老僧目光闪动,蘸水在吴桐额头画下卍字雍仲金纹,十八名小沙弥齐声梵唱,融入各族语言的答谢。
  
  最年长的沙弥捧来贝叶经匣,展开的经卷上,汉文《千金方》与彝文《齐苏书》并排生辉。
  
  “应天的金銮殿,比云南更需良医。”慧觉大师合掌说:“老衲会为檀越诵经祈福四十九日,愿檀越不堕苦厄,不逢劫难。”
  
  拜别众人,怀揣着所有人沉甸甸的祝福,吴桐跨上河西驹,跃马扬鞭。
  
  此一去,天高地大。
  
  鱼跃阔海,飞鸟投林。
  
  洱海在浩渺烟波中一碧万顷,天光云影在湖面上流连徘徊,天连着水,水连着天。
  
  遥望青翠苍山,云间雪峰与天水共成一色,宛若一顶白螺立于翡翠之间,几声孔雀啼鸣适时响起,浩大一片至美胜景。
  
  春归彩云的原野上,隐约可以听见孩童们的畅快嬉笑。
  
  远处,阿萝在老军医喜悦的眼神中,和各族孩子一起跑出营房。
  
  她手里举着一只碧绿的草编蚂蚱,一边跑一边高唱着童谣:
  
  “昔年麻姑成仙去,留得人间济世人……”
  
  下关风;
  
  上关花;
  
  苍山雪;
  
  洱海月。
  
  如此风花雪月,何不惹人留恋?
  
  吴桐向这片人间仙境投去了最后的深情一瞥,他拨转马头,向着那片龙气盘桓的京城应天,一往无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